堂屋里,翠柳带着俩孩子去给爷爷见礼。
大丫二丫一看见爷爷,松开了娘的牵手,疯了似的叫喊着就扑进了沈大叔的怀里。
“爷爷,爷爷。”
“哎!好孙女,好孙女。想爷爷了没?”
“想…想爷爷,想好好。”
童言无忌的话让屋里众人笑得脸上开了花。
*
沈大叔从包袱里拿出了礼物,先给两个眼巴巴等着好好吃的小孙女一人一块点心。
接着递给了方青歌两个木质小玩具,一个九连环,一个鲁班锁。
“青歌,前几日爹出门恰好碰上就买了。这些个小玩意难弄轻易不好碰上的,爹看见了就提早先买下了。都是小子们玩的,你收好。”
于大娘一看,哈哈笑得差点要直不起腰来,
“青歌,看看,俺说你小哥没数,你爹更是没点数,也不看看这是几岁娃娃才能玩的。”
“娘,这是爹的心意嘛!”
“谢谢爹。谢谢小哥。我替未出生的孩子们先谢谢姥爷和小舅舅了。”
方青歌拿着礼物抿唇笑了起来。
一家人看着她手里的玩具更是期盼着孩子们早点出生了。温暖的家庭氛围让方青歌对生孩子的恐惧都减少了许多。
**
饭桌上家里人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于大娘给儿子的碗里不停地夹着菜,
“娘,给小妹多夹点,俺吃饱了。”
“这才吃多少,书院里辛苦,再多吃点。”
翠柳和方青歌吃着饭一个劲的偷笑。
沈大叔端着饭碗笑呵呵的看着孩子们吃饭,感觉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幸福。
*
一顿饭后,一家老的小的六口坐在了一起拉呱。
沈大叔抽着旱烟看着儿子关心道:
“治儿,过了年就要参加府试了,感觉状态如何?”
沈文治胸有成竹道:
“爹,儿子还好,四月的府试儿子一定会努力的。”
“嗯,量力而为,不要太过有压力。俺和你娘供你读书是让你明事理的,考科举走仕途尽力就好。”
“嗯,儿子明白。夫子说儿子幸运,恰好赶上三年两次的院试,他希望儿子过了府试后能够一鼓作气的参加八月份的院试。”
“呦?看来夫子对治儿有信心哩!”
于大娘在一边高兴地笑道。
沈大叔点了点头,有夫子的鼓励他一颗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了下来。嘴上不说心里谁不想着望子成龙呢?!
*
而沈文治却是挠了挠头道:
“爹娘,如若儿子考过府试,八月份的院试想缓一缓以后再考。”
“那是为何?”
夫妻俩吃惊地异口同声道。
“儿子感觉自己学识上还有些欠缺,才薄智浅。还需要磨练。”
“啥?夫子不是都说一鼓作气嘛?”
于大娘听不明白了。
方青歌心知沈文治的焦虑,
这时她神神秘秘的从身后拿出了一个线装本。笑着递到了沈文治的面前。
这是让空间小精灵从电脑里扒出来的一些优秀八股文。方青歌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虽因朝代不同,实则却是大同小异的。
当然线装本里的文章都是用毛笔书写出来的。
“小妹,这是?”
“小哥,提前送你一份新年礼物。
其实爹娘说的一鼓作气,趁热打铁都是对的。
这是我搜集抄写下来的一些参加过府试,院试还有乡试的优秀文章,应该对你有些帮助。”
“啥?府试,院试还有乡试的好文章?”
吃惊不小的沈文治“腾”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他不淡定了。
*
激动地接过线装本快速又小心翼翼地翻看起来,一页页的真题让他舍不得移开视线,声音都兴奋地变了调。
“这…这每一篇文章都是难得的精品!外面根本见不到的。”
沈文治一边翻看一边解释。
“看?还有两篇在书院里被夫子作为范文品鉴过呢!珍贵难得,珍贵难得啊!小妹,这么多的好文章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沈大叔闻言,他虽然不懂但是看到小儿子激动不已的神情也知道这本子非常重要,也不解地看向了方青歌。
“小哥,你就别管哪来的了,只要对你有帮助就行。”
方青歌没有正面回答,打着呵呵道。
“有用!太有用了。刚刚俺只读了一篇真题,就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哩!多谢小妹。”
爱不释手的沈文治激动的笑容传染给了屋里每个人。
“小妹,说实话,若是等俺全部拜读完,眼界开阔,狭隘的思路打开。心里定会有底气和信心了。”
说完,沈文治转头对着爹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