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是真的担心。
她一共三个儿子。
雷国公是长子,娶妻的时候,还没有发迹,所以,娶的是隔壁村的农家女。
婆媳出身一样,也只有纯天然的婆媳问题,没有来自于身份、财富等方面的干扰。
次子比长子小三岁,次子说亲的时候,长子已经在军中当了个小官儿,往家里送回来不少财货。
卫家盖屋、买田,俨然成了小地主。
次子便娶了个小地主家的女儿,这位小地主还读过书,在县衙当过小吏。
次子媳妇呢,也识得几个字,懂得一些县里的规矩。
太夫人得意的同时,对待次子媳妇的时候,也会忍不住的小心翼翼。
自家现在虽然有了些钱,可到底是穷人乍富。
他们有钱都不会享受,也不懂得有钱人的规矩。
所幸,次子媳妇到没有仗着自己读过书、见过世面就轻慢婆家。
她会委婉的提醒,让太夫人、大夫人等不要做些惹人嘲笑的事儿。
次子媳妇不作妖,但还有长子的妾室啊。
也是从第三年开始,雷国公便会把怀了孕、生了孩子的妾室送回老家。
起初只是什么商贾之女,或是落魄的官家小姐、军中上峰同僚的女儿姐们等,到了后来,就会有没落(伪装?)的世家女。
这些……虽然是侍妾,可人家一个个识文断字,懂规矩知礼仪,说话都是好听的雅言(官话),太夫人在她们面前,真的很难摆出当家老祖宗的款儿。
这些侍妾倒是不敢对太夫人、大夫人不敬。
但,她们明着尊敬,可总能让太夫人、大夫人等手足无措、无地自容。
仿佛自己就是偷穿了龙袍还不像太子的小丑,而人家只需一个眼神,就让她们原形毕露、羞愤难当。
当然,侍妾终究只是侍妾,惹不起,还可以把人关在一边,直接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可三子媳妇是正经的卫家新妇,就不能这么对待了。
没错,太夫人的幼子在几年前成亲了。
那个时候,雷国公已然凭借战功,成为主公身边的心腹,成为了手握重兵的将军。
三子媳妇便是隔壁县豪族的女儿。
虽然不是世家,但人家已经富贵了四五十年,家中的男丁也都跟着主公谋前程,顶多就是不如雷国公更为心腹。
但在河东一地,依然有了所谓的河东柳氏的名号。
这柳家还没有成为世家,却已经开始把自己当成了世家。
如此环境下长大的三子媳妇,骄傲、矜持……得有些过头,张嘴闭嘴就是我们柳氏。
她心心念念的也是想嫁入真正的世家,成为高贵的世家贵人。
可惜,她的婚事,她自己做不得主。
柳家作为半道追随主公的后来者,眼见着主公要登顶,就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家的地位。
而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
能够将家中的女儿嫁给主公最好,若是不能,那就退而求其次嫁给主公的心腹。
若是还不成,那就只能再退一步,跟主公的心腹家族联姻。
柳家折腾了一番,最终把女儿嫁给了雷国公的同胞幼弟。
柳氏:……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心高气傲、满腹青云志的柳氏会有怎样的失落与愤然。
偏偏卫家三弟已经是柳家能够得到的最好人选。
柳氏若是不嫁卫家,她会嫁给更为粗鄙、更为卑贱的武夫。
柳氏满心不甘,却也不得不嫁。
进了卫家后,柳氏就开始端着架子,张嘴规矩,闭嘴体统。
太夫人等被她弄得苦不堪言,愈发的自卑。
太夫人甚至有些怕了这个“高贵的”儿媳妇。
一个还不是世家的柳氏,都如此的“可怕”。
如今,又来个真正的世家贵女颜氏……
太夫人欢喜之余,想到柳氏的种种做派,竟忍不住的心肝儿发颤。
大夫人心里也忐忑,但她更多的还是高兴。
她虽然不识字,可她懂道理。
丈夫送回来的侍妾,也不全都是不安分的作精,还有一些老实本分,或是懂得认命的聪明人。
她们没有把自己定位为男人的侍妾,而是打从心底里想要“伺候”好主母。
给主母读书,给主母讲一些外面的事情,甚至是京城的种种。
氏族、庶族、寒门……大夫人也是从那几个侍妾口中,知道了其存在,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关联等等。
所以,大夫人知道,似他们卫家这样的暴发新贵,若是能够求娶一位出身尊贵的新妇,定能让卫家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这个成功求到世家女的人,还是她唯一的、最依仗的儿子,大夫人更加的欢喜。
她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儿媳妇嫌弃就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