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83章 先杀十几个文官祭祭旗

但如果皇帝真的要把所有工匠转为吏员,并有机会当官的话,估计绝大部份工匠,都会应召加入工司,皇帝要这么多工匠干什么?

“有多少收多少吗?”赵范再问。

“纸上写有数额,建康府最少要两千工匠,其他州县每个县府最少一百工匠,别担心养不起,钱的问题,朕来解决,粮的问题,今年你先解决,明年交给朕。”

“臣遵旨。”赵范心想,只要有钱就行。

皇帝又说,把建康和江南两路所有矿场收为朝廷所有,强制收回,没有余地,谁反对灭谁。

由工司统一组织负责采矿,工钱待遇照信州矿场来。

建康府有曲山的金矿、赤山的铜矿和铁矿,句容还有铜矿,目前都是当地豪强经营,只交少量的税,亏了朝廷,肥了相关官员和豪强们。

但这一步,皇帝要求不急,先把江南都司整顿好再收拾他们,估计要等一年后军队整训完毕。

全四任火器司朗中。

全力负责火药和火炮等的打造,在建康建厂,工匠由工司提供,工人尽量优先工匠家属和军士家属。

赵范发现皇帝又是大包大揽,这些工匠工人都有不低的工钱,还发粮,等于让朝廷养着。

这养的人这么多,哪来这么多钱和粮?

赵范心里看的有点发毛。

仅火器司,皇帝要建康火器司最少五百工匠,两千工人,每人每月平均月钱三贯计,这一年开支就得近十几万贯。

但皇帝说没事,这是小钱,对比此时南宋的各种开支,这真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钱。

赵范注意到一个细节,淘汰下来的军士,可能进税务司和商务司船舶司,很多军士军官的家属,也可以优先到这些地方打工。

皇帝很看重军队和工匠,几乎把军队和工匠们的家属安置都考虑在内。

反观文官家属,根本不管不提。

这赵范搞民政还是一把手。

他最后盘算了下,沉声道:“陛下要近八万兵马,仅月钱开支,按陛下最新平均三贯标准,全年合计近三百万贯,其余兵甲伙食还没计算在内,加起来估计得四百万贯往上。”这还是没算札甲的,要是全部披步人甲,还得加几百万贯。

“工司、火器司、商务司、税务司、船舶司有大量工匠和工人,按陛下标准,合计工匠最少两千人,工人和其他人员最少五千人。”

“按平均三贯标准,每年得二十多万贯,加上供粮等,打底四十万贯往上。”

“建康水军船只维修等,去年接近三十万贯。”

其他官吏役员月钱还没算,一個建康府加军队,一年开支将近五六百万贯,整个江南两路不得近千万贯?

这么多钱粮,陛下从哪来?

皇帝淡定的道:“以前官员腐败,上下监管不力,很多钱最后到了私人腰包。”

像去年建康水军船只维修费用就达三十万贯?这什么概念?赵与芮用在定海县,至少可以打造二十艘中大型新船,还有的多。

所以赵与芮现在非常迫切抓住军政大权,然后改革,再让下面的官员这么折腾下去,南宋就真的完了。

“赵范你到了之后,最大的作用就是要加强吏治。”

“我大宋以前有不杀士大夫的不成文规定,朕可没有。”

“朕给个你底,等建康兵马整合完毕,先杀十几个文官祭祭旗,朕,最恨的就是贪污腐败。”

赵范嘴角微抽,心想,听说陛下你以前没当皇帝前,经常到处送礼拍马屁啊,现在换了个位置,就这样了?

“总之你认真干事,钱粮的事,朕会替你解决。”

皇帝当天和他们聊了很久,主要都是江南两路的改制。

皇帝以建康为试点,因为是建康在京师前方一线,与两淮紧靠,而且很多驻军。

建康和江南两路搞定之后,可以慢慢推往全国。

接着皇帝又分别召见了赵葵等人。

赵范进京后没几天,带着卫忠,李平山,陈东等人往建康,随行有赵与芮训练的兵马五百人。

这五百人将在当地成立集训队,专门分批训练江南两路新招募的兵马。

他们到了建康后,卫忠立刻带着圣旨和李平山等人往马军司大营去。

卫忠在禁军几十年,统领就干了十一年,资历威望都有些。

皇帝让他来暂时安抚马军司是相当好的人选。

马军司统制周贺当年就是卫忠部下,他有个小妾还是夏震夏家的族人。

但周贺也不敢动啊。

皇帝的圣旨在兵变的第二天就到了建康,要在建康组建江南都司,择优录取,待遇从优。

当时传旨的内侍说完后,就抱着公告贴的到处都是,足足贴了三四天。

周贺这时就知道京师必然出了大事,可他毫无消息,也不敢动弹。

而且这时他想动,也没人会跟着他动,首先他没有兵符,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