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犁汉 第一百四十四章:用将

此时,日头西沉,拉长着于禁的影子,越来越暗。

---------------------------

天黑了,长勺圩已经燃起了篝火。

不少山寮里户们都没走,他们在篝火中与泰山军载歌载舞,表达着他们快活的心情。

他们之所以到现在还不走,就是听说泰山兵晚上会开篝火,管粟。但除了这实际的原因,他们也感激着泰山兵。

泰山并不是一个多富裕的郡,其郡多是群山岭崮,有限的平原也被豪强们瓜分了,他们这些山寮们只能像野兽一样赤身裸体在林中刨食,和狐兔为伍。他们的生命也似这些禽兽一样,忽而生,忽然死,没人知道他们生的意义是什么。既然生毫无意义,那死又何惧呢。

而在今日,在这个篝火边,他们听到了很多很多故事。就太多太多和他们一样都是山寮的人加入了泰山军,改变了命运。

在泰山军这个集体中,他们同食,同住,同欢乐,同战斗。军队就是他们的家,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他们也当然的认为,只要家在,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能挺过去。

那些山寮们就羡慕泰山军这个家。没人比他们更清楚,独身立在这个世间,是多么无助和恐惧。

所以一场篝火,泰山军的威名和大义在鲁山的山寮们算是传开了。不时有山寮们抓着泰山兵打听现在还收不收人。

那边李大目和典韦两人带着各自军将垂头丧气地等着张冲发落。原来,他两接令后,一路急行,潜伏在一处绝佳的山岭潜伏了半日,但任是没等到赢县那边来半个兵子。

典韦、李大目都是那种外讷内刚的人,两人认死理在那伏了半日,直到日落再不会来援兵后,他们才不甘的回来了。

张冲望着典韦、李大目二将垂头丧气的样子,反倒是自己先承认了失误:

“这是我筹划不周,本以为此地是咽喉之所,那赢县令就是再不当此地是辖区也会领兵来援,但我没料到彼辈颟顸到这个程度。不过从这也能看出汉庭的脆弱了,没有上头的命令,这些郡县是不会跨域出兵的,这样也利用以后我们行动。”

二将被张冲安慰,稍微提了提精神。也是这时,丁盛和于禁二将回来了。

一回来,丁盛就故意走在那些老弟兄们面前,不时把别在腰间的首级晃给老弟兄们看,只要有老弟兄们问,就在那自矜,说什么又立了一个小小的,不值得一提的功劳。说功劳时,还拍着腰间的首级几下。而于禁没像丁盛那么显摆,而是整肃地立在丁盛后,听候张冲传见。

丁盛那特有的嗓门已经将大胜的结果传进了大帐,李大目倒还好,典韦是更难过了。原先没抓到赢县兵是难过,当丁盛大胜,他是更难过。

张冲其实也看出典韦的问题了。典韦之前到底是没带过兵,心性还差了些。他自在家乡杀了李姓豪强为友报仇后,就流亡道边。然后就被提兵救援胡母班的赵宠给招到了军中。之后赵宠兵败,他就被张冲简拔为将,历数战而一跃为部将,领兵四百。

说实话这对典韦来说太快了些,他武艺、胆略、勇气都是绝顶,但这为将心态却未能历练出。所谓将者,静以幽,正以治。就是要遇事不露声色,重威信,沉着冷静。而现在只是一场伏击不利,典韦就患得患失,这不是为将者应有的心性。

这也让张冲意识到,历史留名者也是经历过才成长出来的,一味提拔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当然事情也有例外,对于真正的大才,就要打破常规,用人不拘一格,才能留住人才。

比如韩信在项羽那边只能按部就班做个执戟郎。执戟郎并不是什么小吏,也是非常重要的门下走狗。但如韩信这样的大将是不能当走狗对待的,而要以肱骨来对待。而刘邦呢,初不识韩信,视之如无物。而一旦得知此人大才,立马就登台拜将,以天下事相委,韩信也因此对刘邦肝脑涂地。

张冲对关羽的用法就是如此,对关羽的几次考察,他发现了关羽是真的骄傲自矜的人,而且因为从北疆战场上下来的,又游历山河,此时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大将所拥有的素养。对于这种大将,必委以重任方能得人用人留人。

这也是张冲一点微不足道的用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