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犁汉 第467章 蝇狗

汉驿站交通遍布天下,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富裕到有马来传驿的,所以就有了用最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用腿跑。

但干这么多事,朝廷正式给的编制有多少呢?大县不过四五百人,小县不过二三百人。这点人数被各曹一划分,哪还够做事?

汉室一县普遍在万人以上,而像汝南这样人口过百万的大郡,甚至治下人数还要翻一倍。

之后,河南豪势在河内前线亲君侧一路向西,刘宏车舆入关西。这王允就被关东朝庭给起复了,因为他在豫州地区有威望,还让他作为豫州刺史,恢复各郡国生产。

王允做回了豫州刺史,就将昔日一同平定黄巾的战友徐缪举为汝南太守。

随着汝南黄巾被平定后,汝南郡的秩序迅速得到恢复。汉室的官僚机构甚至比战前还要强力不少。

而汉承秦制,对地方上有深度的治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汝南太守徐缪应关东朝庭的命令,要调发转运军资到洛阳。

而恰恰邓当他们乡又有钱,又势单力薄,自然就成了富陂县署的小吏们盘剥敲诈的对象。

在前汉时期,复民还能分得宅基地,地三十亩。当然到现在肯定是没这个优待了,但在税赋上还是要比寻常民户要少的。

邓当听了这话是火冒三丈。

要知道一个乡不过五百户而已,这出八十二丁,简直是五分之的乡户都要出丁服役。

更不用说,这名功曹姓王,是当年王霸的后人。往上属二百年,咱这富陂都是人家王氏的。

属实是双赢了。

人家陈书佐也给了解释,还特别合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去年平定汝南黄巾后,这汝南刚安生没多久的日子又要乱起来了。

黄巾之乱的时候,太原王允随军南下,并在战事中单骑入汝南敌后联络各世家豪族,组织起乡兵部曲联军,合力绞杀汝南黄巾。

两人都是这样的帮闲。

这批帮闲都不入正规编制,都是乡里服差役上来的。

这个过程中就有了操作空间,多一天少一天的,还不是张伯怎来就来?所以那些被传上去的乡人,为了不得罪张伯,免不得要给一顿好的。

当时两人一商量,为了防止被一锅端,两兄弟分别跑路。

但张伯这样的人会去做这种苦事?他是做的是给地方传递官牍的美事。

但偏偏在下发的尺牍传票里,却只发了新乡。这就不公平了。

像陈书佐和张伯、马仲这些都是小人物,前者充其量是个门下走狗,后者也就是两个食腐的蝇虫。而王功曹可就是真正的大老虎了。

徐缪是太守,自然不可能真关切这些庶务,所以在将任务分派给各县后,就由各县自己完成。

别看这好像就是个抄字的,没啥决策。但实际上,他的刀笔下却能断一户生死。因为他这边随意改动点,只要上面的集曹长不是特别正派的,对这些都是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

他说你们新乡是复民乡,是新转到富陂的,过往摊派的劳役,都是人家各乡摊了,这一次劳役就要你们新乡独自承担,不然这一碗水端不平。

这批兵力大概有五千多人,因为普遍都是来自于江淮湿热地区,皆果敢能战。在战事中立功不小。

后来王允被褫夺刺史一职,他手里的这批兵也自然要被解散。因为它不是朝庭的经制之师,朝廷不养他们。

袁术去南阳,他在那里关系很深,能招徕亡命部曲。而袁绍则选择回汝阳,在那里避难等待时机。

但很快邓当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

功曹是仅次于县令的主吏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县令权力都要大。因为县令是流官,功曹却都是地方豪族子弟出任。哪个说话管用,就不用说了吧。

说实话富陂不错,这地方从名字就能看出这里是个富饶的地区。而且气候和江淮差不多,也都种的稻子,这都让邓当他们感到满意。

这次军输差役要出八十二丁,按道理是全县两万多人一起摊,落到一个里社,其实也没多少人。

县令对于县境之内事务是无所不管,什么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这都是应有之意。

……

这一次,郡里下发军输差役,这些小吏自然就想到了借此在邓当他们身上再敲诈一笔,再发一点小财。

在那里,关东与关西的第三次崤函之战已经打起来了。

这个过程中,要是办砸了什么事,命都要丢。

陈书佐点了点头,又交代了一些事情,这才走了。

汉室是以军功立国的,对于国家基石的军卒是比较看重的,在经济上是有一定的优待的。

因为不管你做什么,披着一层县里的皮,到哪都要好吃好喝供着。就比如张伯就是做了健步。

望着陈书佐的背影,从军回来的邓当心里一股子郁气,但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