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是郭靖在蒙古时期的转折点。至于郭靖和华筝的打闹,不过是开头戏罢了。
眼见元华和华筝的戏暂时一塌糊涂,王轩接受了那位老戏骨的建议,先拍其他戏份。至于元华,被那个老戏骨来到一边,调教起来。
也不知道这位老戏骨是怎么调教的,当天王轩拍了其他戏份,第二天再回来补拍郭靖和华筝的对手戏的时候,居然异常的顺利。
只NG了一遍就过了。
“葛老师,您这是怎么做到的?”王轩诧异了。
“很简单,元华现实中有妹妹,我让他把华筝当成他现实中的妹妹来对待就行了。”葛烨说道。
“感情替换?”
“对,这是演戏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叫方法派,比如你面对一个饰演你老婆的人无法入戏时,你就把对方幻想成你的老婆,效果不能说多好,但至少是有成效的。”
王轩点头。
其实演戏有三大流派,第一种就是葛烨说的方法派,也叫感情替代,引导演员类似的情绪产生。
第二种叫做体验派,从自我出发,生活在角色的情境里。简单来说,就是你饰演的是谁,就把自己完全代入那个角色,忘记自己现实中的身份,完全按照角色的真情实感去演绎。
这种说法听起来简单,但其实也是最难的。首先就要求暴露自我或许不想为人知的性格。比如体验派直男去演同性恋,他不能把自己伪装成别人去模仿,而只能把自己内心中哪怕只有一点点对男人的好感拿出来给角色,真的用自己同性恋的那一面来示人。
其次要求相信情境,比如将一把假枪当成真的死亡威胁来相信,要求在情境中能下意识地反应,而不是设计好的表演,这种相信可比设计难得多。
最后还必须做许多功课才能让角色的情境丰满,让一个虚构的情境如同生活一样丰满,其中需要填充的内容量是相当惊人的。
简而言之,体验派要做到:我骗起人来连自己都会骗到,我发起疯来真以为自己疯掉了。
还有一种叫表现派。不强调从自我出发,而是强调在内心中先构建出一个“角色的形象”,强调模仿。同时表现派不提倡下意识生活在情境里,而是强调“跳出来”拿捏和设计。
三种派系,体验派最难,效果也最好。表现派次之,效果次之,方法派最容易,但效果一般,只能勉强及格。
王轩以前演戏,一直用的都是表现派。当然,其实王轩也会体验派,但他一直不想用,因为体验派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入戏太深,出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