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的队伍越走越远,纪氏抹着眼泪进了门,长子裴朔扶着她,又安慰道:“娘,您别伤心,只要妹妹好,比一切都强。”
“太夫人明知道你妹妹要嫁去建业,她们徐家一门都事魏王,也不说提点一二,我不奢望她对我如何,但是徽音也是她嫡亲的孙女啊。”纪氏摇头,这桩亲事完全是丈夫左右逢源的产物。
天子病弱,太子也听命于何家,何皇后利用吕、郑两家制衡,以达到何家制约。吕家想把郑家当狗,何家想吞并郑家军,联姻淮阴王,如此南面不会受到夹击?
纪氏虽然依靠郑放,但始终觉得郑放行事反复,自己儿子郑无恒倒是个主意很正的人,可他才十五岁,年纪太小,无法服众,这些话她也只能和大儿子说了。
裴朔从小跟着纪氏改嫁过来,虽然郑放待他不错,但风言风语他也是听了不少的。可到底,他现在能有一席之地,还是要靠郑家,他当然也希望郑家能够更好。因此他对纪氏道:“母亲放心,儿子一定会好好辅佐弟弟的。”
“你们兄弟俩自小感情就好,我不担心,只你妹妹远嫁。太子我倒是见过,看起来温润如玉,淮阴王就不知道了。”纪氏虽然劝女儿嫁的时候说的很好,现在女儿真的出嫁了,她又担心,
裴朔则宽慰母亲:“徐州也并不是很远,儿子日后若有空,代替您探望妹妹就是了。”
纪氏如此才点头,又说辛氏刚生产完孩子,让她好好保养云云。
比起纪氏母子的担忧,徐太夫人却没什么好气:“纪氏真是偏心,同样的女儿出阁,徽音的嫁妆就明显比德音多。”
偏偏儿子是个糊涂蛋,什么都不管,好处都让纪氏占了,帮她养前头丈夫生的儿子,如今她的女儿已经是王妃了,德音却只是个良娣,自己都无法进宫去探望。
所以,她是故意不告诉纪氏母女关于淮阴王的事情,也不让徐家帮忙,日后看她孤身一人,怎么在那里能够立足?
**
迎亲队伍不过三五日就离开冀州城,徽音此次陪嫁仆婢一百多人,她特地让纪氏寻了两位医女在身边,这也是前世她曾经吃过的亏。
一路上都是那位叫宇文当的中郎将在安排,听闻他是淮阴王李澄属下第一人,此人身材高大魁梧,眼若铜铃,是位勇猛的大将,他似乎急着赶路回去。
徽音身旁贴身服侍的有乳母南妈妈和四个大丫头乐云、福桂、秋丰、冬顺。如今在马车里伺候的只有南妈妈一人,南妈妈平时伴着她长大,儿女都夭折了,只把徽音当自己亲女儿一般看待。
因此,她很为徽音高兴:“不知道咱们要去徐州还是建业?若是在徐州完婚,那就更近一些,小姐也能早些见到姑爷了。”
徽音在红盖头底下却撇嘴,早日见了也未必好,她对淮阴王没什么印象,李澄十几岁父母俱亡,承袭了王位,本人很果断,很有魄力,立马就决定投奔叔父。他的身边肯定也有一些自小跟随的人,这些人的情分,远远不是外嫁的人能够立马参与进去的。
但她不在意,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妈妈,我听说你就是青州人是吗?”徽音问起。
南妈妈笑道:“是啊,当初侯爷正在青州打仗,正好小姐您出生了,要找乳母,夫人就找了妈妈我。说起来小姐也在青州待过,又去小沛,还有豫州,小姐可能还小,不记得那么多了,后来您懂事起就一直都在冀州了。”
“现下出了冀州了,我看咱们定是要在青州的驿馆歇息了。”徽音估摸着道。
南妈妈喜道:“若是这样可就好了,您也可以梳洗一番,这一路上舟车劳顿也太累了。”
徽音打了个哈欠,往引枕上靠了靠,又撒娇道:“妈妈,我想吃点姜丝梅。”
“好,我给你拿。”南妈妈可是很宠这个自小奶大的姑娘。
……
队伍到达青州时,宇文当亲自上前在马车旁道:“属下宇文当给郡王妃问安,请郡王妃在此青州驿馆歇息两日,待属下等重整车马再重新启程去徐州。”
宇文当也是名门出身,且其父忠勇,对郑放十分看不起,不仅先前是陆霁的狗,反杀了主人,如今对吕威那狗贼也俯首帖耳。但是这桩婚事是魏王替淮阴王定下,淮阴王素来鄙薄郑放之人品压根不喜,但魏王要对付吕威,就必须要拉拢郑放。
“好,一切听从将军安排就是。”徽音尽量压低声音说话。
不为别的,她的声音实在是太过于甜美,别人听起来就觉得嗲,以为自己是故意那般说话。
宇文当见她扶着仆妇丫鬟的手下马车,仪态举止端庄,不敢多看,招呼兵士们守卫好。
进了驿馆之后,徽音则让南妈妈拿了银钱出来请护卫的军士们吃酒吃肉,她则卸下钗环,褪下大衣裳,整个人感觉轻松了一截,脖子也能活动了。
她还梳洗了一番,青州驿馆的饭菜虽然也一般,但好歹也是带着锅气的菜,比在路上吃的点心要好,再好吃的点心都容易吃腻。
这还是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