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李世民是来给大宋开挂的 第 22 章

第22章第22章

第22章

原来,前些日子官家亲赐的“太中大夫、冲和殿侍宸、金门羽客、通真达灵云妙先生'林灵素真人,借着′桐庐知县听信妖道谗言捕杀百姓孩童’一事,提出了一个利国利民'的建议,他说一一

大宋各地妖道横行残害生灵,危害皇室社稷,他这位神霄教主雷霆大判官特意歃血焚香,询问九重天上的真君该如何化解这场劫难。

真君告诉他,自己早料到下凡渡劫的东华帝君有此一难,才会特意赐他《神霄天坛玉书》前来襄助。自古邪不胜正,只要他能劝服帝君把神霄派设为国教,让来自九霄天庭的驱邪符咒遍布大宋每一个角落,自然能策役雷电、追摄邪魔、肃清四海,还大宋江山一片海清河晏!自认为是东华帝君转世渡劫的官家赵佶,自然对这说法深信不疑,于是当场就想下旨:把福宁殿东侧的玉清昭和宫改名为玉清神霄宫,同时命各地大道观即刻改名为神霄玉清万寿宫、移除原先供奉的神祠、改立长生大帝君和青华大帝君之像。

至于那些原本供奉妖道神祠的道观和小道观,或是邪祟之气太重、或是道场太小,有怠慢神霄派帝君之嫌,所以,他还想下令让各地拆除这些邪魔道观,重新改建和扩建神霄万寿宫。

青云道长立刻站出来反对,他认为千百年来各派道教百花齐放,除了这些祸害百姓的妖道,天下间还有如太一教、全真教等诸多正派道教,朝廷要惩罚妖道的罪过,大可不必让其他正道跟着遭受无妄之灾。

接着,韩章也站出来一针见血追问问官家:拆除重建那些道观,钱是由朝廷出还是百姓出?

如果朝廷有钱重建道观,户部先前为何不拿出来把拖欠各地厢军的军饷补上?

赵佶说户部如今入不敷出,自然掏不出钱来修道观,但他这回修神霄万寿宫为的并非是皇家私利,而是想让神仙们前往各地庇佑大宋的百姓,所以,这钱只能让得了好处的百姓来分担。

言下之意,就是要下旨加税。

这样一来,韩章和青云道长立刻就跪下请官家收回成命,说如今各处的支移钱、折变钱、科敷钱以及商税等种种名目的税赋,数年间皆已是一加再加,如果再加上这修道观的税,百姓们还如何活得下去?

赵佶当初就沉着脸,问他们的言下之意,是否是认为自己是个横征暴敛的昏君?

青云道长还没来得及开口,韩章已经抢在前头跑去抱着离赵佶最近的柱子,大喊着“妖道奸臣误我大宋也!”,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头就真撞在了柱子上。如此一来,自认为修炼最忌讳见血的道君皇帝自然是大惊失色,急忙下殿让人传太医救治韩章,接下来一时也顾不上再下旨说什么加税修道观一事了。

韩章是大宋三朝重臣韩琦的亲孙子,如果只因为一场劝谏就死在这大殿上,他岂不成了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个遗臭万年的暴/君?

如此减损修道功德之事,一心想重回天庭的道君皇帝是绝不希望发生的!

让他大松一口气的是:还好韩章没事,还活着。然而就是从这一趟开始,休养几日重返朝堂的韩章如同变成了另一个人。

他每日踏着沉稳的四方步进殿,摆出一副倨傲威严的神态,再也不像往常那样动辄跳出来跟官员和官家吵架,甚至,他已经连续好几日都一言不发了。

只要太监一扯嗓子喊出那声“退朝”,他立马就转身往外走,好像对这殿中的人和事毫不关心。

疑窦重重的赵佶故意重提加税修道观一事来试探对方,可韩章只是目光如炬扫了几眼他身旁的林灵素,并没有说什么。

越是这样,赵佶不由得越是好奇一一韩章到底是怎么了?

有了好奇心,他自然要悄悄派人去打探一番,这下一打探可不得了:韩章每晚都会独自在书房自言自语很久,可那说话的声音,根本就不是韩章的声音!密探如实转述了韩章诸如"若非本君下界巡查,还不知所谓神霄是九天的最高一重呢,哼,将我十二楼置于何地”、“区区神霄派竞敢逼迫贤臣冲撞本君,待本君来日神魂归位定要惩戒他一番”之类的自言自语,又问赵佶要不要立刻派人把这装神弄鬼的逆臣押捕到大牢。

赵佶闻言,立刻沉下脸让人把他拖了下去。他登基后醉心修道之事,并因此在百姓心心中塑造出一位“仁德的道君皇帝”形象,成功化解了“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带来的危机,从而彻底坐稳了龙椅,向来是最不喜欢听到"装神弄鬼"这种愚昧之词的。

韩章不过是个凡人,又怎会说出"本君下界巡查”这种话?还有,对方口中比神霄更高的十二楼…难道是前朝李太白诗中提及的白玉京十二楼?

李太白既被世人称作诗仙,诗中又常有奇异诡谲之言,喜好诗文丹青的他从前就曾琢磨过,万一此人真是天上的仙人下凡呢?没想到如今看来,此事竟然是真的。于是,他主动为韩章近日的异样脑补出了一个完美的解释:那日自己因林灵素的建议,想下旨设神霄派为大宋国教时,韩章触柱死谏不慎冲撞了来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