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打压”,而是一种迫于无奈的“妥协”。
“原来你还知道原因啊?”周昇颐笑了一声,“那你为什么还要把这个角色改成这样?”
虽然原剧本女主角的“幻想少女”人设相对扁平,但“丽丽”这个角色在这个年代来说,还是已经比很多女主角只是点缀作用的大男主电影好了很多。
起码与她相关的剧情基本都比较讨喜可爱,又是设定为男主角一心追逐的女神级人物,只要老老实实地按照剧本的人设演,上映之后哪怕招不到多少夸赞,也不至于招到什么黑子。
相反,李思诗修改之后的这个“人间清醒”式女主角人设,角色深度固然是增添了不少,但这种修改对于一部目标旨在票房的商业电影,就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一种自找麻烦行为。
不过奇怪的点就在于,李思诗突然这样先斩后奏,拿出来的还是一个虽然演得很好但却不容易被观众接受的新人设,是怎么看都怎么不符合她平时表现出来的机灵聪慧。
除非——对这一个看起来不甚讨好的新人设,她还有着翻盘的后招。
但自己还需要让她使出来吗?
一个太过年轻的新人,他能理解她对角色和演戏的热爱。
然而热爱演戏的新人一旦上头,就会失去了理智的判断,成为那种过分追求角色深度而忘记这一部戏到底为了什么而拍的魔怔理想人——他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对于眼前这个很像从前自己的新人,便有着一种卿本佳人奈何想岔的无奈。
他这一部《心中英雄》,就是典型的可以为了票房而妥协掉某些东西的“商业电影”。
“你到底知不知道,一个角色,应该是要为整个故事服务,而不是为你一个人的想法服务……”周昇颐的语气逐渐严厉了起来,“你这样毫无征兆地改剧本,知不知道会浪费多少菲林、会给多少人增加工作量、会浪费多少人的心血?!”
“我知道啊。”面对越来越狂暴化的片场暴君,李思诗反倒是一脸轻松,“就是因为我想这部戏的票房更好,所以我才会这样做……”:,,.
“Cut!”
在这个剧组里,很少能听见导演像其它剧组的导演那样,拍得满意时会在“cut”这一声后面,加点诸如“goodtake”之类的话。
因为这个剧组的男主角兼监制,最满意的一条永远是下一条。
当然,李思诗对于自己这一个加戏计划,也没有那么有勇气地,去幻想能用自己的演技大爆发来征服全场——虽然做梦的时候,还是曾经有这么想过一下子……
但她是非常、非常的有自知之明。
而当人将目标定得不那么高的时候,能够达成目标的几率就大了许多:例如她这次所订下的加戏计划目标,只是“能顺利演完这一场”。
很好,目标她已经达到,现在就等着“评委”的审判了。
别看周昇颐在这一场里,是大方地配合着她的“即兴演出”来演了一场,等到导演喊cut之后,出戏的他顿时又变回了那个让人畏惧的片场暴君,招手就示意李思诗过去他那边。
片场暴君积威日久,李思诗看他板起了脸唤自己,不可避免地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然后,她就是抱着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心态,抬起脚步走了过去。
所过之处,原本寂静无声的周边就更显安静,即使李思诗这样一路走过去如同摩西分海人群纷纷闪避,但那些人也照样尽可能地让自己不要发出比她走路的脚步声还大哪怕1分贝的声音。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看到李思诗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周昇颐立刻就是单刀直入地问了一句,随后又补充道,“不要跟我说你只是‘入戏’了,是不是‘入戏’——我还不至于看不出来。”
眼看第一条想好的后路就被他当场堵死,李思诗主动弯腰下来,直面手里拿着剧本的片场暴君:“我觉得,丽丽配不上一文。”
虽然她自己是对所谓的配不配言论嗤之以鼻,但需要解(jiao)释(bian)之时,首先就是得抛出一个让人绝对意想不到的论点,打断对方的思路。
很明显,周昇颐的思路,就是被她这么一句不应该由她说出来的话给打断了——李思诗看到他在自己说完这一句之后真的是呆了那么半秒,要不是她一直密切关注着,可能都要被他掩饰了过去。
“配不上?”周昇颐重复了这三个字,然后就是把在剧组里客串茶餐厅伙计的老友兼本片编剧曲德宵给喊了过来,示意曲德宵跟自己一起看向李思诗,“你说说,哪里配不上?”
李思诗看了一眼旁边心宽体胖的曲德宵——这位老哥倒好,虽然是本片编剧但却没有一点作品被质疑的气恼,反而是略带鼓励地看了她一眼,眼神里甚至还带着点可怜她被片场暴君抓住问责的同情……
斟酌了一下言辞,李思诗便是在两个人四只眼睛的注视下,开始说起了自己对这个角色和剧本的感想。
她说,在这个即使小配角也颇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