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清话事人 第78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商战

这两件事,生意还能涨几成。

人力,说好办也好办。

招募流民,运到西山岛上。

而官府,对于此事会保持默许。

因为,他们既能获更多分红,又能解决地方流民隐患。

属于,躺着就名利双收。

在这段时间内,李郁不会受到官府的掣肘。

相反,大部分问题会得到一路绿灯。

运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雇佣船队。

至于是自己打造船只,招募水手,还是直接雇佣漕运船队。

李郁没想好。

两者各有利弊,一时间无法决断。

……

造船,招募水手需要极大的资金,精力。

好处是,用好了就是一支水军。

天天运煤进城,哪天想反了,把煤换成人就行了。

他让范京,找几个专业人士,做出一份预算来。

范京找了几个造船的老工匠,粗粗算了一下。

以20条500料高规格沙船为例,大约需要8万两。

每船还需要水手20人,船长1人。

另外,还需要解决这些人的房屋,吃饭,管理问题。

还需要建一个合格的码头,不说胥江码头那样,起码要有个基本样子,不低于3000两。

对了,还有船只的保养。

木船每年都要拉上岸保养,否则寿命会大打折扣。

还有风帆的修补,绳索的更换。

一下子,李郁就决定先放弃这个想法。

饭,还是一口一口吃。

花银子,雇佣漕帮闲置船只,水手。

这些人每年有很长时间处于失业状态,没理由不揽活儿。

刘千提醒说:

漕帮桀骜,内部山头林立,仗着运输皇粮的身份,时常和商船,岸上百姓发生冲突。

这是一个强势江湖团体,有一定的官方背景。

李郁而已不在意。

老子才是苏州府地头蛇,你漕帮是虎也得卧着,是龙也得盘着。

维格堂刀下的冤魂多着去了。

……

正商量着,突然有人来报。

“军师,做媒的那王婆陪着前大嫂,正在和一个男人私下会面。”

众人望向李郁,眼神复杂。

是无所谓,还是去打断那厮的三条腿,只能军师乾纲独断。

李郁叹了口气:

“杜仁,林淮生,你们俩个陪我去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