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清话事人 第96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帮税吏非要上船检查,要收重税。

挂粤海关的旗帜也不好使。

因为天下的税关,都是皇家的奴才管着。

都是内务府出来的衙内,谁怕谁呀。

赖二拼凑了500两银子,好说歹说,才过关了。

所以,比原定的行程晚了3天。

差点让李郁担心死,以为船沉了。

……

赖二黑了,瘦了。

他脚下这艘6成新的海船,也是从一个潮州府商人手里买来的。

原主人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

船上的水手,也是全班人马。

他给了五倍的工钱,雇佣他们开船回来。

李郁欣喜的看着这艘历经风霜的海船,还有这些不安的水手。

听口音,是广东人,胡建人。

没发生吃胡建人的惨案,看来船上的口粮充足啊。

“赖二,此桩生意,你当首功。想要什么犒赏,尽管提。”

“谢谢老爷。”

赖二差点哭出来,不容易啊。

总算是混出头了,得到了军师的青睐。

“吩咐堡内,设宴。款待赖兄弟,还有船上的客人们。”

好酒好菜,终于让这些水手悬着的心放下了。

古人是很担心在异乡被害的。

一旦和当地人翻脸,基本就走不出来了。

帮亲不帮理,是封建时代做人的一条重要法则。

五倍的工钱,拿到手了。

但是李郁作为堡主,热情的招呼他们留下再玩玩。

一应花销,自己包了。

主人这么热情,不能不识好歹。

李郁私下吩咐赖二,把这些水手尽量都留下。

李家堡需要水手!

至于怎么留人,相信不必自己细说。

人,都有弱点,都有爱好。

一群苦哈哈水手,在哪儿不是混饭吃。

……

宴后,

李郁和赖二,在书房密谈。

一路上肯定有些机密,是不能当众说的。

“军师,福成公子是个仗义的人,他硬是塞给了我1万两。”

“嗯,我明白了。”

“还有一件事,我私自做主了,花了不少银子。”

“什么事?”

“我买通了当地县衙,给一家铁厂定了个走私外洋的罪,铁厂从掌柜到炉头,炉工,全部判了流放两千里充军。花了5000两。”

“你继续细说。”

赖二见李郁神情如常,松了一口气。

他一路上就担心这事办的是不是太贵,太出格了。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想建一个冶铁工坊,但这事难度挺大的。佛山那边冶铁发达,但是人家不会信咱们跑这么远。所以~”

“流放两千里,正好到咱这?”

“是的,发到崇明县军前效力。”

“哈哈哈哈,妙妙。”

李郁抚掌大笑,这事办的绝了。

“赖二,我得赏你300两银子。你这事,办的漂亮。还有其他要求吗?一并提出。”

“我有个女人,想带回堡内。”

“区区小事,你带就是了。”

“军师,这女人的身份有点尴尬,一直没敢和你说。”

“但说无妨。”

“您还记得吴县有个书吏家意外失火,留下了妻儿流浪。”

李郁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了。

啥意外,那火就是自己让人放的。

“你说的是那个书吏的遗孀?”

“是,是的。”

“好多久了?怎么认识的?”

“我去潮州府前1个月就搭上了,她爹原是我们村里的大户,我小时候就看中她了,这不以前没机会,现在嘿嘿嘿。”

“行。”

“谢谢军师。”

“不过有些事,你得瞒住了。若是她知道,那把火是咱们放的,人就不能留了。”

“我明白。”

……

若是搁平时,

李郁肯定断然拒绝这个请求。

干掉仇人,还收了人家的遗孀,你当自己成吉思汗啊。

不过今日,赖二立下了大功,

他提出的要求,还是要满足,不能寒了有功下属的心。

赖二欢喜的走了,

大约,这个女子是他少年时期的执念。

一个村里破落街溜子,在大户人家做零工。

暗自单恋大户家的女儿。

很烂俗的桥段。

结果很励志。

第二天,李郁就见到了这个女人。

诚惶诚恐,不过模样里看的出,是做过夫人的,不似普通农妇。

当初还让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