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顽贼 第三百零七章 众生

甘肃,高台守御千户所,骆驼城。</br></br> 大漠落日依旧圆,可当长河干涸之后,傍晚的骆驼城更显孤寂。</br></br> 大风席卷黄沙,这里曾是北凉都城、河西重镇,但当绿洲褪去成为荒漠,被淹没过半的荒废城墙成了天然的骆驼圈,是东来西往的客商夜宿之所。</br></br> 风沙里传来清脆驼铃,人们沿着城墙根卸下货物安扎帐房,一堆堆篝火升起,被投在墙上的人影摘下遮挡风沙的头巾,露出捆扎发髻的紫金冠。</br></br> 王自用摸着风蚀城墙上刀砍箭刺的痕迹,陷入沉思,直到少年人跑过来道:“师父,骆驼都赶进城里,这不会有贼吧?”</br></br> 王自用闻言大笑,随后肃容道:“小师父,在西北的地界上,最大的贼王是你家狮子哥,你还怕贼?”</br></br> 少年摘下头巾,露出只有十三四岁的面容,挠着光秃秃的小圆寸头,咧嘴傻笑一声,坐在火边掰开干硬的囊,一点点混水吃了。</br></br> 是十六。</br></br> 王自用看着身边的小孩,也跟着笑咧了嘴。</br></br> 比起刘承宗西迁大军过境的威武,王自用离开陕北可没那么容易,跟他参与援辽的精兵强卒,大多都留在延安府,不愿跟他向西吃沙子。</br></br> 从延安府启程身边还有百来号人, 一路走得胆战心惊,到兰州集结人手, 只剩三十二个人如约抵达。</br></br> 倒不是死了, 路途没遇上啥危险, 甚至在平凉还因为韩小王跟高显的接济,吃得不错, 只是很多人不愿再跟他干了。。</br></br> 王自用心想,自己这三十二个人投奔刘承宗,自己能落个啥身份?就不说跟张天琳比比, 只怕连罗汝才那种小辈中的小辈都比不上,所以就打算在兰州干事业,有了声势再去投奔。</br></br> 好不容易攒动起六百多人,走漏了风声叫官军剿了,在凉州卫可是狠狠地沉寂了一段时间。</br></br> 最后他觉得自己不能硬梗着脖子, 得找刘承宗要点支援, 不过王自用联系不上刘承宗, 只能找到刘老爷。</br></br> 刘老爷的回信非常敞亮, 派人送来一封信, 西宁能支持他武装起一千军队的刀枪剑戟甲具铳炮,吓得王自用赶紧回信让刘老爷打住,他要这个干嘛。</br></br> 今时不同往日, 王自用本身能力不差, 在陕北煽动农民造反得心应手, 在与狮子营合兵那段时间, 更见识了刘承宗不依靠鬼神之说取得民心的能力。</br></br> 经过以军官身份千里援辽, 所见所闻之经历, 更是极大地增长了他的才干。</br></br> 尤其是兰州一败,让王自用意识到甘肃和陕北的差别,想在甘肃干事业, 最不需要的就是武力,反而要从人心上解决问题。</br></br> 只要解决了人心的问题,官军的兵甲铳炮甚至历战老兵, 那不就是他的储备兵营吗?</br></br> 所以他给刘老爷的回信,是想要个懂军事条例的文化人教他认字写字, 除此之外只要给十个二十个人手,百十两银子、附送一张刘承宗的画像即可。</br></br> 人手以医师、丧葬班子、厨子、刺青师傅为主, 人不在多,但对技艺要求非常高, 因为多了王自用养不起。</br></br> 刘老爷一看书信, 尽管不知道王自用是怎么想的,但这事非常好办,也就文化人的要求有点高……在元帅府的飞速扩张期间,文化人缺口极大,能往外派的秀才基本上都往康宁府去了。</br></br> 但是王自用好歹也是从前合兵的首领,派个童生过去,又显得不够重视。</br></br> 最后刘老爷决定,把十六派去。</br></br> 反正王自用要的是文化程度嘛,搁在太平年景,就算寻常地主都请不起刘向禹这样的老师,十六跟着刘向禹学了三年,甚至能在俱尔湾的书院给狮子兵开蒙。</br></br> 而且十六懂军事条例,除了岁数小,派出去教书比较儿戏,其余条件都非常符合王自用的要求。</br></br> 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知道十六最早是刘承宗的小跟班,后来是刘向禹的书童,这样一个小娃派过来,比派遣其他童生更能体现刘向禹的重视。</br></br> 只不过这对王自用来说有点太重了,这娃子若死在自己这儿,他哪里还有脸面去投奔刘承宗。</br></br> 等十六带着四个护兵、一套婚丧嫁娶的丧葬班子,一行二十余人沿肃南进入甘肃。</br></br> 王自用差点跟他结拜,最后两人商议一番,十六拜王自用为师、王自用对教自己识字的十六称小师父。</br></br> 十六对自己被派往甘肃,一路上都兴冲冲的,在陕北的钻天峁、西宁的俱尔湾,他没少听人说起过王自用的事。</br></br> 人们把王自用说得神乎其神,总能在需要时轻易拉出一支上千人的农民军。</br></br> 十六也想拥有这样的才能,可是到了王自用这里让他非常失望……这里没有什么撒豆成兵的法术,也没有十六熟悉的军营模样,人们甚至平时都不会住在一起,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