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顽贼 第四百二十二章 能跑就别动

会向河套进军,进军丰州滩,就必与金军一战。”</br></br> 崇祯点点头,对嘛,那刘承宗读的是圣贤书喝的是黄河水,驱虎吞狼,何愁不成!</br></br> 却没想到杨鹤紧跟着就叹了口气:“陛下是想用未在我手之丰州滩,诱刘承宗去和金军作战,以防辽东、山陕两面受敌,但陛下,他毕竟是叛军头目。”</br></br> “凭老臣对刘承宗的了解,他会向丰州滩进军,但绝不会像陛下想的那样,从甘肃边外向丰州滩进军。”</br></br> 崇祯被说蒙了:“那他从哪进军?”</br></br> 杨鹤不太敢说,讲道理大明王朝这帮子文武臣僚还不能如臂使指呢,皇帝哪儿来的自信能控制住刘承宗啊。</br></br> 杨鹤大概是朝廷文官里对刘承宗最了解的人,他和刘承宗打过交道,知道这个人一来很霸道、二来不敬朝廷、三来很体恤百姓。</br></br> 所以他一点都不怀疑刘承宗的人品,元帅府进驻丰州滩,肯定会跟金国作战。</br></br> 从开战以来,金国掳掠汉人不下百万,如今金国才有多少奴隶?不到二十万。</br></br> 剩下的人呢?填沟了。</br></br> 单凭这个,杨鹤就能断定,刘承宗进了丰州滩,就会跟金国不死不休。</br></br> 但问题是刘承宗进丰州滩以前呢?</br></br> 他觉得照刘狮子那个得理不饶人的性格,只要崇祯皇帝敢给他下一封调兵丰州滩的圣旨,刘狮子不可能马不停蹄的向丰州滩进军。</br></br> 杨鹤保守估计,刘狮子会亲率精锐从西宁出发,经西安进河南,途径徐州入南直隶,在这过程中还不能问,问就是有圣旨,正往呼和浩特走呢。</br></br> 杨鹤叹了口气:“他会拿着圣旨招摇过市,挟持沿途官员将领、百姓军兵,少说甘肃和宁夏肯定不会绕过去。”</br></br> 崇祯爷智珠在握:“那就穿,我听说过去俺达进青海也没少穿过甘肃和宁夏。”</br></br> 哎呀杨鹤这个发愁啊,他该怎么跟皇上解释,刘承宗的一些作为,让他在边军眼中像个圣人呢。</br></br> 那俺达横穿甘肃宁夏,边军是严阵以待,毕竟俺达的蒙古兵不但不给他们发粮饷,甚至有机会还可能抢了他们的钱粮和老婆。</br></br> 刘承宗横穿甘肃宁夏,不要说甘肃宁夏的边军赢粮景从,恐怕就连榆林镇的边军都要翘首以盼!</br></br> 因为刘承宗真的会给他们发粮饷,没准还会给他们发老婆。</br></br> “陛下,倘若刘承宗率军经甘肃宁夏榆林,行至黄河边,代州离黄河也没多远,就像孙传庭这样的乡绅,还能活着?”</br></br> 崇祯面露不解,怎么就不能活着了?</br></br> 杨鹤道:“他人在西宁,临洮府一百七十家乡绅都让他破了,掠走五十万石粮食,他打进……”</br></br> 杨鹤的话还没说完,崇祯看他的眼神儿已经不对了。</br></br> 皇上语气平和:“一百七十家,五十万石粮,什么时候的事?”</br></br> 杨鹤一愣,赶紧低头,自己也是口不择言,怎么把这事说出来了,但既然说出来了,就只能据实相告:“回陛下,是青海元帅府吞并河湟之时,官军为保藩国屯于兰州,固元帅府军兵四出大掠临洮,掠得粮饷颇丰。”</br></br> 崇祯这时候才回过来味道,刘向禹在信里说河湟今年丰收,丰收也就才打上七十二万粮食,他们征税再多,就算能征到一半,也就才三十六万石。</br></br> 抢了临洮一百七十家,就弄到五十万石粮?</br></br> 崇祯险些暴怒,两手扶着桌案哼哧哼哧喘了半天粗气,才抬头看向杨鹤,问道:“朕是不是做错了?”</br></br> 杨鹤心里一突突,皇上不会也想学刘狮子抄家吧?</br></br> 尽管他确实觉得抄家可能有用,但坏处也很大,摇头道:“老臣不知,陛下说的所谓何事?”</br></br> 好在,崇祯心里想的跟他不一样。</br></br> “二年,朝臣要捐俸助饷,朕不许他们捐俸,想着诸臣真心为国,兴利剔弊,朝廷自受其益,不必捐俸言助。”</br></br> “三年,朝臣议中外七品以上官员捐俸助饷,朕心里想的还是如此,仍不许他们捐俸。”</br></br> 崇祯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的权力来自于哪儿,他只是不满意,脸上带着复杂难明的神情:“朕对官员士绅不算刻薄,人们为何就不好好做事呢,假使这五十万石米粮供给军队,可供五万军队屯兵兰州一年,难道刘承宗还能抢得了他们?”</br></br> 杨鹤不接这话茬。</br></br> 没人能把这五十万石粮要出来,也不会有人愿意把自家三千多石积蓄交出来。</br></br> 如果朝廷要地方士绅捐钱捐粮,能捐一百石的就是国家忠良了,除非抢劫,否则没有任何人能拿到这份粮食。</br></br> 甚至就连抄家,也拿不到。</br></br> 杨鹤心说,人家刘承宗派兵去劫掠,去搬粮食,那些士兵心里都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