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替身男友扶正记 第158章 族长嘱托

张玲越发的觉得李想的这个爸爸,在短时间内彻底俘获小豆子的心不是没有道理。

但凡有什么好事都能第一时间紧着小豆子安排。

即便她一个大人,若是有人为她做到如此,大概也会轻易沦陷吧。

或是因为李氏在吴川称得上第一大姓氏。

距离祠堂大门直线距离还有两千米,道路的拥堵就已经造成交通基本瘫痪。

他们好不容易寻找了一处停车场,准备步行向李氏宗祠而去。

城南鼓楼南街,西行一千三百米左右,就可以看见长长的红墙围着的院落。

院落坐西朝东,背山面水,临街的大门前,更有大约近两千平的广场。

广场南侧位置有一戏台,台上特别请了有名的戏班子正在演出。

经过一座跨度大约50米左右石拱桥。

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

过桥就看到两层七八米高的石阶通向大门楼前。

最后一层石阶门口两旁耸立着两尊一人多高的石狮子。

这座古老的李氏宗祠大门楼,掩映在几棵苍劲的银杏树下。

登上石阶,走进大门,发现宗祠建筑是传统的内院式,四进三院、中轴对称式布局。

主体建筑由西向东布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仪门门厅、拜殿享堂或祀厅、寝堂,各建筑之间均用回廊相连。

更是采取内向型多进院落布局,庭院深深,尊卑有序,房间众多。

每进院落南北两侧厢房,廊庑布列两侧,左右对称,终观全祠,主次分明,层次静谧,布局严谨。

若是站在最高处俯瞰宗祠全景,堂廊之间绿树环抱,亭殿之间草簇拥。

还有那栩栩如生的一道道装饰精美的间墙浮雕。

观之令人感到如坐云端,遨游于仙境,好不快活。

一踏进大门就有专人引领着一家三口来到享堂先上了柱香。

享堂区。

为祭祖举行祭祀礼仪和宗族议事的场所。

门厅内有一道屏门,平时屏门一般不开,只在春秋大祭和重要人物来祭祀时才打开,一般人只能从两边绕行。

或是因为大祭还没正式开始,所以屏门保持着关闭状态。

领路人也是要衬托出李想在这次家族祭祀时的重要地位。

所以直接为李想打开了屏门。

这一点真李想早有预料,但还是令李想有一点点小惊喜。

毕竟,这世上没有人不喜欢被人特别重视的对待。

一进院内树立了八个木柱,称招魂幡。

院内两侧种植两棵老梅树,据说已有过百年历史,和享堂一侧的御制碑为同时期的产物。

事毕。

领路人又客气的通知李想,说族长邀请他们二人,一起去寝堂商议接下来的亮谱填谱事宜。

听到此话李想微微一笑。

果然,如真李想所料族长这个时候,肯定要找他们二人一起聊聊。

族长要向李想挑明这次祭祀的主要目的。

张玲李想实在不愿意让一个孩子,过早牵扯进大人间的阴谋算计里。

幸好小豆子一来就被一位扮相帅气的小姑娘所吸引。

热情的小姑娘像个小大男子汉,霸气的抓起小豆子说是要去看萨满跳家神。

实际上小姑娘是觉得萨满跳佛波密时,用的四组晃铃铸铜制,球状,中空,内含一颗弹丸颇为有趣。

所以准备联合小豆子一起搞上一对玩玩。

不管小豆子她们要干什么?

让孩子伙同孩子一起,在胡闹的年纪里,胡闹一番也是不错的。

毕竟,孩子在胡闹的年纪里从没有胡闹过,这样的童年该是多么的悲催啊!

寝堂区。

用于供奉神主祖先牌位,由六院,十九厅堂组成。

寝堂,五开间建筑,三明两暗,堂内正中是神龛。

龛内安放祖先牌位的位置,也是祠堂的正厅。

中列始祖牌位,从高祖居左,曾祖居右,祖居次左,考居次右为标准。

一进门,还未来得及看清陈设布局,以及堂内都有哪些人,就看到李盘笑着迎了过来。

“想哥,你们终于来啦。族长率领大家就等你了。快,快随我向这边来。”

李盘亲密的与李想握着手,说话间扯动着向族长而去。

李想下意识拉着有点儿愣神的张玲,发现她的目光紧紧盯着族长身边站着的李熙。

李熙一反常态的面带笑容,径直向张玲迎面而去。

“瞧瞧,快瞧瞧,我今日见到了谁?原来是老同学张玲啊!”

接着又努着嘴,摇摇头说:

说完,目光瞥了一眼身旁的李想问了一句:

“想哥,你说是吧。”

李想略微愣了一会儿,觉得这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