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尸娘子,鬼出棺 第六百章 鲁班书

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间我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说话声,听到声音后睁开双眼,此时屋中昏暗,院外天色已经暗淡下来,见状我将陈仙芝叫醒,推开门后抬头看去,只见数十上百名身穿青灰色衣衫的机关门弟子正朝着食堂方向走去,眼见天色不早,我去隔壁叫醒苏灵溪和唐冷月后便一同前往食堂方向。</br>或许是因为穿着不同的缘故,机关门弟子看到我们后皆是窃窃私语,不过我们也并未管他们,跟随人群不多时便来到机关门的食堂,机关门食堂共分为两层,只是令我有些不解的是下面明明已经呈现拥挤的情况下可很多人还是在楼下吃饭,只有少数人去到二层。</br>疑惑间一阵熟悉的声音从耳畔响起:“林兄弟,你们也来吃饭啊,等会儿咱们一起吃。”</br>回头看去,只见冯源正端着木制托盘站在我身后,托盘中放着三个菜碟一碗米饭,分别是青椒炒肉、西红柿鸡蛋和海米油菜。</br>“冯师兄,你们这食堂既然分为两层,为何这么多弟子都在一层用餐,怎么不去二楼?”我看着冯源好奇问道。</br>冯源听后苦笑一声,说让我们先去打饭,他去占张桌子,等回来之后再跟我们解释。</br>听到这话我们几人便去食堂窗口将饭菜打好,随即回到冯源身边后坐下,冯源见我们几人回来之后将手中的筷子放下,然后抬手一指那些走向二楼的弟子,问道:“你们仔细看看,这去往二楼的弟子跟在一楼用餐的弟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br>闻听此言我立即朝着楼梯方向看去,去往二楼的弟子跟在一楼用餐的弟子几乎没什么两样,身上皆是穿着青灰色的长衫,不过细看之下稍有区别,那就是其身上绣制得纹样颜色不同,在一楼用餐的弟子身上绣的是银色纹样,而前往二楼的弟子身上绣的则是金色纹样。</br>“冯师兄,为何他们衣衫上绣的图案颜色不同?”我看着冯源不解问道。</br>“人分三六九等,不光是在外面的社会上,在机关门中也同样如此,绣着银色纹样的是外门弟子,绣着金色翁纹样的是内门弟子,内门弟子比外门弟子高贵,自然要去二楼吃饭,二楼做的饭菜比一楼更加可口,可选的样式也更多,像我们这些外门弟子基本上就是一荤两素,而二楼的内门弟子则是可以自行选择,即便是三道荤菜也可以,这也使得我们这些外门弟子拼命想进入内门,最起码伙食要好许多。”冯源看着我们苦笑道。</br>“那这外门弟子跟内门弟子除了这伙食质量之外还有什么区别?”苏灵溪看着冯源不解道。</br>“那区别可大了,除了伙食不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所练习的机关术,外门弟子学习的不过只是简单的机关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打扫机关门的卫生,干各种各样的杂活,而内门弟子根本不用操心这些,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习好机关术就行,他们学的机关门可并非是我们这样的皮毛,那可是从鲁班书中学来的精妙机关术,只是可惜这鲁班书只流传下来半本,另外半本鲁班书早就已经失传,目前下落不明,否则的话我们机关门也不会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冯源无奈叹口气道。</br>听到冯源提起的鲁班书我心中一震,关于这鲁班书我曾在古籍中见到过相关记载,相传这鲁班书被历朝历代设为**,如果要是能够学会鲁班书的全本,那就可以夺天地之造化,甚至可以逆天改命,因此鲁班书就被分为上下两册,世人将其称为上下册,上册之中所记载的就是鲁班一生所发明的各种机关术数,还有制作各种工具的讲解,至于下册则是记载了各种秘法,只是世人只见过上册,却从未见过下册,因此这件事就一直变成了传闻,至于真假无从考证。</br>不过虽然如此,关于鲁班还是有许多光怪陆离的传说,据记载鲁班生于公元前五百零七年,传闻鲁班出生那天白鹤成群的聚集在他的家附近,而且家中散发出奇异独特的香味,这种香味持续不散,数月之后才渐渐消失,自古有云成大事者出生时必然天有异像,因此附近的村民都觉得鲁班长大后必然是位奇人,果不其然,鲁班七岁时就比同龄人聪慧许多,十五岁时就随着师傅子忧周游列国,后来他仅用了数个月的时间就将所有的知识都融会贯通,那时他心高气傲,于是游说列国诸侯高新聘请他,但是都没有游说成功,无奈之下他便归隐泰山,至于鲁班书就是他在归隐之际写出来的一本奇书。</br>而这本书中所记载的工具直至现在还有工匠在继续使用,墨斗、鲁班尺、锯子都是鲁班发明的。</br>鲁班书中精妙的工具固然令人敬佩,不过最厉害的还是鲁班书中遗失的另外半本,如今机关门中流传下来的是鲁班书中的上册,也就是阳册,里面记载的是各种工具和各种机关,而阴册则有不同,里面记载的都是秘法,比如续命术、止血法,各种符咒以及秘术。</br>据传闻阴册里面提到的续命术就是诸葛亮当年用的七星续命法,按照诸葛亮所言,只要七日内七星灯主灯不灭,他就可以再增加十二年的寿命,只是可惜当时魏延突然闯入,这才使得七星灯主灯被风吹灭,最终导致续命失败,蜀国渐渐灭亡。</br>不过历史上除了诸葛亮之外确实有人成功过,此人便是明朝的刘伯温,刘伯温可是能够跟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有诗所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