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府城回来后不久,定州府下辖的县城都安排了人过来取经。
冉老爹自然是不吝赐教,安排了人给他们讲解心得和方法。
茶叶自然也是大方地每县送了几株,让他们自己去试种。
毕竟丑话都说在了前头,种不好他们也只能怪自己的地不好,而不是冉老爹不用心。
也有的县令亲自过来,虚心找冉老爹请教那因地制宜之事。
只要是真心请教的,冉老爹也认真教教,能领悟多少就看这些人的决心。
那些趾高气扬,还想指望一封信就能让冉老爹贴心贴肺的,那冉老爹也是以同样的方法回击。
童大人是这群人中最积极的一个,回去安排了事务后,亲自跑来找冉老爹。
他还真的写了个规划,请冉老爹指点,虽说有些地方思虑不全,但也出乎冉老爹的意料。
冉老爹自然知道童大人的情况,他是孤身一人来到宁东县上任,上任后颇有些铁血手腕。
收拾好了县里的刺头,因为地理条件好,很快就把宁东县变成了定州府下的第一产粮大县。
所以冉老爹对他是很佩服的,这样清廉又愿意办实事的官员,他也愿意指点更多。
有他自己的思考,也有青竹的建议,以后冉老爹要继续走仕途,那多交点朋友总比独来独往强。
青竹也觉得这童大人以后会高升,听说他在京城也有些门路,不像冉老爹当初那样毫无根基。
童大人得了冉老爹的指点,回去后就开始改革,果不其然还真的有了成果。
这让童大人更加感激,有几个县的县令因为傲慢,认为冉老爹就是运气好,攀上了关系,不愿意虚心学习的,还被童大人私底下骂作蠢货。
童大人感激,自然就愿意多和冉老爹来往,一来二去,两人还真成了好友,有不少共同语言。
冉老爹还得了他的指点,在官场上要怎么应对,要怎么处事,两人更显亲密。
青竹和小叔也没闲着,她当初的计划就是将生意的大头放在这茶叶上。
如今小叔亲自带着人走了几趟,有了朱家的帮忙,也算是在边关有了自己的位置。
不过更多的还要小叔他们自己亲自去开辟,那边也不仅仅是他们一家卖茶的,还有不少茶商。
利益相冲,自然会有矛盾发生,即便他们说自己的茶有多好,但是毕竟才刚刚有点名气,比不过那些多年种茶的地区,茶叶的品牌已经延续几百年的。
小叔自己摸索着,学习着处理了几次,总算是让他闯出了点名堂。
如今回到麻河县,青竹都明显感觉到小叔的气势发生了变化。
“小叔,汪顺听说了您一直跑边关的商路,他想让我引荐引荐您,想跟着你们的车也去卖卖货。”
青竹找到了小叔,将汪顺的诉求说了出来。
如今汪顺的小摊已经成了铺子,买的河鲜品种也更多了。
他还收留了不少麻河县内的乞丐,以及无家可归的流浪小孩。
如今人越来越多,光是靠着一个铺子已经支撑不起来他们的吃穿。
所以汪顺的生意还扩张到了其他地界,青竹见他这么能干,自然又指点了几个方子,如今他不仅仅做河鲜,还做其他生意。
听说了边关如今是一块肥肉,他也心动,想要去分一杯羹。
反正他有不少弟兄,大伙都是为了吃饱能豁得出去脸的人,要是能扩大生意,赚更多钱,自然是愿意的。
青竹听说后,也知道汪顺这样的人有自己的野心,她自然支持,若是小叔没在边关做生意,她也不敢贸然支持汪顺过去。
不过如今她们也算是有些人脉了,对于这样的野心,青竹也愿意帮忙。
“这自然行,等会儿我就去找他,过些日子我准备还跑一趟。
那些胡人缺的可不仅仅是茶叶,我这次和弟兄们商量了,准备去各县收拢一些布料等物,趁着冬天再赚一笔。”
得了小叔的准信,青竹又拿出一些钱给汪顺,这些钱有小叔赚来的分红,也有汪顺赚了钱后给青竹的部分。
如今家里已经赚了不少钱,不再是当初刚穿来窘迫的样子,青竹还想赚更多钱。
汪顺见着青竹拿出来的银子,心里也很是感动。
其实他心里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成功,不过现在人越来越多,所以才想去试试。
就连他手底下都有人怕亏钱,这时候青竹却直接拿出了一笔钱支持他。
“大小姐,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做生意,就算是赔了,也要把这个钱还给您。”
“这钱是我投进去的,若是亏了,那也是我自己的判断力不准确,哪能让你一个人承担。
再说你那里人越来越多,这事也是我默许的,以后把他们培养好了,四散开来做生意,才能继续赚钱。
否则人多了,还继续窝在一处地方,反倒是容易盯着三瓜两枣的缺了眼界。”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