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顾卿想也不想地说:“安排旭哥儿的媳妇去啊,她是旭哥儿的媳妇,肯定她去照顾啊。”
躲在一旁偷听的秀才娘子听到程顾卿的话,恨不得立即鼓掌。说得太好了,自家的男人当然自家的女人照顾了。
村长急忙摇头:“旭哥儿媳妇太年轻了,院子里住了一群大男人,瓜田李下,可不好听。”
也不是信不过旭哥儿媳妇,只是外人看来一个女人在一群男人中,会被说闲话。就算村长不在意,流言蜚语四起,有碍名声。
躲在一旁偷听的秀才娘子听到村长的话,恨恨咬牙,虽然觉得村长说得很有道理,可自己还是愿意去照顾相公,留在徐家村不仅生活苦,还有相思苦。
程顾卿学着村长摇头说:“非也,你可以安排多一个小媳妇跟着去,就安排川芎的媳妇吧。两个女人一起去,不仅有伴,还能阻止闲言秽语。”
秀才娘子一个女子在的确不太好,白天男人上班,女子独自在家未免太孤独,找多一个伴去就行了。至于安全方面,程顾卿倒不担心,主要在富人区,离衙门近,真有事,大喊一声,衙门应该也能听到的。
躲在一旁偷听的秀才娘子恨不得跳起来跟程顾卿一个亲吻,哎呦,说得太好了。村里都说程三婶对儿媳好,秀才娘子此刻真正感受到了。程三婶果然是好婆婆,最懂儿媳的心。
村长有点犹豫了,主要是抽走2个人,村里干活的人就少了。何况这么做,不知道村里人有没有意见呢。
程顾卿把自己所想的说出来:“俺之所以叫旭哥儿媳妇去,是有原因的。”
村长连忙问:“什么原因?”
不是去照顾人吗?还有什么原因?
程顾卿解释道:“徐秀才在衙门干活,正准备跟衙门的同僚搞好关系呢。想要搞好关系,不仅男人要努力,女人也要努力。平时参加同僚的寿宴,喜事之类的,肯定要女眷去的。
说实话,村里除了旭哥儿的媳妇,真找不到第二个懂这些来往的。旭哥儿媳妇之前一直在县里生活,人情世故肯定懂的。
该送什么礼,不该送什么礼,该收什么礼,不该收什么礼。大伯,恐怕你也不懂吧。其实俺也不懂。这些事只有旭哥儿媳妇懂。”
顿了顿继续说:“这些事总不能让旭哥儿亲力亲为吧,这时候就要靠他的贤内助了。”
村长听到后,恍然大悟。是哩,人情来往可是大学问,泥腿子哪里懂。旭哥儿的媳妇在以前在县里生活,这方面肯定比别人懂的。
不安排她去,安排谁去呢?
在一旁偷听的秀才娘子快要哭出来了,心里想着为什么自己没有程三婶这样的婆婆,你看看程三婶说话,多明事理。人情来往也好累,而且别人还看不到。这些年也只有程三婶理解。
秀才娘子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村长点头说:“那就让旭哥儿的媳妇去县城照顾他们吧。”
随后又说:“喊上川芎的媳妇一起去,两个小媳妇有伴,也能避嫌。”
程顾卿也是这样认为的,至于徐麦冬的媳妇,嘿嘿,人太多了,她们俩妯娌轮换吧。
村长把程顾卿的话告诉老婆子。
村长夫人急点头:“美娇说得有理,就让旭哥儿的媳妇去县城吧。至于文贤,娉婷留在村里,他们的奶奶和俺们看着,不会有事的。至于以后怎么做,再看情况吧。”
于是村长夫人找上徐秀才的父母,媳妇,儿女说了这件事。
谁知道秀才阿娘大声反对,急着说:“阿娘,让旭哥儿媳妇去,不太好吧,太年轻了。不如让俺去,俺年纪大,可不怕。”
秀才阿娘一不想留在村里干活,能去县城多好啊,煮煮饭,谁不会做呢,多清闲。而且倍有面子,比留在村里好太多了。
徐秀才媳妇低着头,不敢吭声,心里祈祷莫要听婆婆的话。
逃难还不觉得,可安定下来,徐秀才媳妇发现婆婆真得好难相处,啥事都管,啥事都抓,太不自由了。
可怀念在县城没婆婆的日子。
村长夫人白了一眼大儿媳,不客气地说:“你去除了会做饭还能做什么?识字吗?别人送礼的礼单恐怕也看不懂吧。旭哥儿可在衙门干活的,同僚哪个不是精明的。要是知道他阿娘是个大字不识的村妇,旭哥儿的脸面往哪里放?
还有人情世故的来往,你懂吗?怎么送礼,怎么收礼,可是大学问。万一收了不该收的礼,俺的旭哥儿如何是好?”
没好气地看了看大儿媳,这个是搅屎棍,特别分家的事。
本来就是她吵着分家的。结果如她愿分了,轮到分她儿子的家又反对。
哼,一把年纪还活不通透,比老头还难搞。
村长夫人决定有她在,就要把大儿媳拴住,不放她出去祸害旭哥儿。
徐秀才阿娘听到婆婆的话,震惊地看着婆婆和公公,这么说,完全不留情面。
再看自家的当家,也是无情的,屁都不放一个,就眼睁睁看着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