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曹操有十足的把握取胜。</br>就算不能一举灭了袁术的伪陈,也能彻底将袁术的势力击溃打散,让他无法继续立国。</br>这也算是杀鸡儆猴,让天下诸侯都看看,背反朝廷是什么下场。</br>曹操出兵十五万,与刘备的一万五千军马合兵一处,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的向淮南杀来。</br>袁术闻言勃然大怒,于王宫大殿上怒喝道:</br>“曹贼本是阉竖之后,靠着我袁家的提携方有今日。</br>本王还没举兵去伐曹贼,他竟敢来伐我!</br>他来的正好,本王立国大陈,正要立威!</br>索性灭了曹贼这支军马,好教天下诸侯知晓我大陈的厉害!</br>张勋!”</br>一名蓄着短须的中年武将出列道:</br>“臣在!”</br>“孤封你为三军兵马大元帅,起大军二十万迎敌!</br>必须把曹操给孤灭了!”</br>“臣谨遵大王之命!”</br>袁术麾下有两员大将,最得袁术喜爱。</br>第一个是刘勋,被袁术倚为庐江太守。</br>袁耀进驻庐江时,已经把刘勋给弄死了。</br>另外一名大将,便是张勋。</br>袁耀听闻袁术以张勋为主帅,心中暗道不好。</br>让张勋统帅大军,寿春恐怕难保。</br>这并不是说张勋是草包,按袁耀对张勋的了解,张勋这个人统兵能力还行。</br>袁术麾下的将军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br>他们大多出身于世家豪门,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文武皆有涉猎。</br>就比如张勋、乔蕤这些人,从小学习兵法,都知道如何统兵。</br>然而他们的能力,也就只限于知晓如何统兵了。</br>在袁耀看来,这些武将有才华,可惜却是庸才。</br>懂武艺,却跟真正的猛将战不了几个回合,就得被人家弄死。</br>懂统兵,但是却无法跟良将相提并论。</br>要是让张勋去剿匪,跟寻常武将交锋,倒也无所谓。</br>可这次张勋的对手是曹操啊!</br>是阴险狡诈,用兵如神的魏武帝曹孟德!</br>面对曹操这般强敌,麾下良臣猛将无数的袁耀都感觉压力十分巨大。</br>更不要说张勋这般庸才了。</br>袁耀连忙踏上殿前,对袁术施礼道:</br>“父王,孩儿请战!</br>曹操举大军来袭,孩儿愿率精兵猛将御敌,为父王击退曹贼!”</br>儿子愿意为自己分忧,袁术很高兴。</br>可曹操来袭,那可不是闹着玩的。</br>真让儿子领军,袁术还有点不放心。</br>袁术语重心长的对袁耀说道:</br>“景耀啊,此次大战非比寻常。</br>那曹孟德久经沙场、能征惯战。</br>你太年轻了,为父怕你把握不住。</br>还是让张勋当主帅吧,为父派你当副帅,如何?”</br>袁耀也不明白,骷髅王老爹为什么铁了心要让张勋领兵。</br>不过能让自己当副帅也不错,总比张勋一个人带兵去送死强多了。</br>袁耀对袁术道:</br>“副帅也可,不过儿子有两个要求,还望父亲应允。”</br>“什么要求,吾儿说说看。”</br>“第一个要求,便是儿要监军之职。</br>必要的时候,可以否定主帅张勋的决策,还可以有任命将领的权力!”</br>大王不能带兵出征,王世子代王监军,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br>袁术想都不想,便点头道:</br>“可以,本王把佩剑与你,许你监军之责。</br>若有将领违反军纪,犯下大罪,吾儿有先斩后奏之权!”</br>“谢父王!</br>这第二个要求,此战,儿要带江东精锐出战。</br>父亲出十万大军,儿出十万大军,依旧是精兵二十万。”</br>“江东军...”</br>听到袁耀的第二个要求,袁术有点迟疑。</br>虽然袁术看不起曹操,可他对于曹军的实力还是很认可的。</br>儿子带出来的部队,当真能敌得过曹军吗?</br>袁术面色凝重道:</br>“耀儿,此战关系到我大陈国运,绝不容许有失。</br>你的江东军,可不如为父麾下精兵能征惯战啊。”</br>袁耀心道你麾下的士卒军纪废弛、战力孱弱,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br>指望他们抵御曹军,那才是废了。</br>袁耀坚定道:</br>“父王,儿麾下的将士们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堪称精锐!</br>儿有信心带着他们挡住曹操的进攻。</br>更何况,我大陈还有九公山黄巾在。</br>若是黄巾贼寇下山突袭,我大陈该如何抵挡?</br>父亲当留下十万将士,由乔蕤将军统领,以防黄巾贼寇。”</br>“嗯...吾儿言之有理。</br>好,我儿这一条要求,孤也允了。</br>孤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击退曹贼,打出我大陈的威风!”</br>袁术本来不想用袁耀的部队,可听袁耀拿黄巾吓唬自己,袁术又有些怕。</br>乔蕤可是淮南黄巾的老对手了。</br>有他领兵镇压黄巾,袁术放心。</br>袁耀双手抱拳,慷慨激昂道:</br>“儿定不负父亲重托!”</br>骷髅王袁术下令后,张勋、袁耀便立刻汇聚大军,准备奔赴前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