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67章 万事皆备,谁主沉浮?

谋臣董昭举杯笑道:</br>“其实袁耀军的实力并不弱,只是主公麾下大军的实力实在太强了。</br>主公大军举世无敌,天下何人能与主公争锋?</br>击破袁氏,灭掉伪陈,指日可待!”</br>众文武一齐对曹操举杯道:</br>“破袁氏、灭伪陈!</br>吾等为主公贺!”</br>曹操麾下文武,没有一人说袁军诈败之事。</br>因为张勋战败,根本就不是诈败,而是真败!</br>敌军战败是真是假,曹操麾下这些久经沙场的文武,都能看出来。</br>张勋真的是很努力想取胜了,无奈实力不允许,只能败在曹操手上。</br>翌日,曹操又举大军,到袁军寨前搦战。</br>张勋率军迎敌,又被曹操败了一阵。</br>无奈之下,张勋只得率军退后百里,让士卒们好好休整一番。</br>可曹操却步步紧逼,张勋撤退,曹操紧接着便率军跟上,不给张勋喘息的时机。</br>“曹贼!欺人太甚!”</br>张勋每日在寨中怒骂曹操,却又对曹操无可奈何。</br>败了几阵之后,张勋已经折了两三万兵马,士卒的士气更是跌落到谷底。</br>又是一场大战过后,张勋军被曹军杀得丢盔弃甲,狼狈败退。</br>张勋只得再次率军后撤,陈兰、雷薄二将对张勋说道:</br>“将军,咱们不能再撤了。</br>再撤,就要撤到九江了。</br>到时候大王若是问责将军,将军该如何应对啊?”</br>陈兰、雷薄倒不是为了张勋着想。</br>主要是袁术发怒问责,他们两人也有责任。</br>张勋叹了一口气,说道:</br>“曹军的实力明显更强,不退,我们又能怎么办?”</br>陈兰说道:</br>“深沟高垒,死守汝南!</br>待守上几个月之后,曹操粮尽,其军自退。”</br>张勋眉头紧锁道:</br>“这倒是个办法...</br>可我军已然折损了不少。</br>就算想要死守,也怕是兵力不足。”</br>雷薄提醒张勋道:</br>“景耀公子麾下不是还有八万大军吗?</br>若是加上这些士卒,守住汝南就不成问题了。”</br>“事到如今,也唯有如此了。”</br>张勋听雷薄之言来见袁耀,问道:</br>“公子,如今我军连败数阵,士气低迷,将士们的损失也不小。</br>不知公子的八万援军何时能到?</br>若是援军迟迟不到,我军恐怕很难守住汝南了。”</br>袁耀的八万精兵,早就对曹操严阵以待。</br>不过现在还不是将此事告诉张勋的时机。</br>袁耀对张勋笑道:</br>“张大帅莫急,再有个两三日的功夫,援军就到了。</br>还望大帅能坚持几日。”</br>“这...好吧。”</br>张勋叹了一口气,他觉得袁耀这个副帅兼监军,实在是没什么作用。</br>还不如让自己独领二十万大军迎战曹操,至少对敌的兵力能多些。</br>张勋根本就没想过,自己带兵的数量再多,也只是给曹操多增加些俘虏,根本无法挽回败局。</br>哪怕袁耀将自己麾下的十万大军交给张勋指挥,这货依然能把这些精锐给败光。</br>袁耀回到帐中,他麾下谋臣们皆聚集在帐内。</br>袁耀对众人问道:</br>“诸位,准备得如何了?”</br>李儒摇动黑羽羽扇,轻笑道:</br>“吾等已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曹军入瓮。</br>算算时间,也就是这两日了。”</br>周瑜亦开口道:</br>“张勋一路败退,此地距离九江已不足百里。</br>若是我统兵,定会在张勋撤入九江之前,将其一举歼灭,消灭张勋这一支有生力量。</br>不给张勋退入寿春,与大王汇合的机会。”</br>徐庶道:</br>“站在曹贼的视角来看,如果张勋这支部队退入寿春,与大王的寿春守军合兵一处。</br>那么他们对大陈的攻伐战,就会转变成艰难的攻城战。</br>寿春城池坚固,短时间内难以攻下。</br>如果曹军一直对寿春久攻不下,倘若中原生出变故,曹军甚至会将胜势变成败势。</br>这种情况,曹操是绝对不愿见到的。”</br>袁耀点点头,对众人道:</br>“诸公所言不差。</br>那曹操会如何动手,消灭张勋?</br>伯言,你来说。”</br>对于陆逊这个年轻人,袁耀十分喜爱。</br>他年纪虽轻,论起智谋,却并不弱于自己麾下的几个顶级谋士。</br>只不过陆逊为人谦逊,不愿与人争功。</br>其他谋士们为袁耀出谋划策时,陆逊基本都是在一旁聆听、学习。</br>见袁耀问到自己,陆逊才对袁耀施礼道:</br>“主公,若逊是曹操,定会采取夜袭之策。</br>而且会在今夜突袭张勋大营!”</br>“哦?伯言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br>陆逊解释道:</br>“这些时日,曹军与张勋鏖战数场,每次都把张勋打得大败亏输。</br>张勋每败一阵,都惧怕曹贼前来劫寨,做足了准备防止曹贼来袭。</br>而曹贼却一次都没有率军夜袭。”</br>“一连好几场大战,皆是如此。</br>张勋已经默认了曹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