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170章 袁耀,真妖孽之才也!

除了被大火烧死和被曹军杀死的士卒之外,大部分袁军士卒都从寨后逃了出去,在张勋率领下亡命向前奔逃。</br>望着袁军逃窜的方向,曹操脸色很是难看。</br>曹操筹划了许久,想要一战灭掉张勋麾下的所有有生力量。</br>没想到敌军竟然从后寨逃了。</br>刚刚寨中一战,曹军确实占尽上风,几乎以碾压的姿态在屠戮敌军。</br>可真正战死在寨中的袁家士卒,连一万都不到。</br>张勋麾下原本有十二万大军。</br>经过这些时日的鏖战,损失接近三万。</br>刚刚在寨中又损失了一万人马,逃出营寨的袁军接近八万。</br>若是让这八万人逃回九江,逃到寿春,无疑会增加曹操攻下寿春、覆灭陈国的难度。</br>曹操麾下谋臣郭嘉说道:</br>“之前张勋已几近绝望,破寨而出之策,绝非张勋能想出来的。</br>应该是袁耀率军在寨后开出一条路,救走了张勋。</br>袁耀反应如此迅速,应该是早有准备。</br>他可能早就预料到,我军会夜袭张勋。”</br>曹操点头道:</br>“袁耀,果然有几分能耐,不是寻常二世祖。</br>他早就知晓张勋会败。</br>袁耀一直以来的目的,也不是助张勋击败我军。</br>而是给袁术保住张勋这支军队,以应对我军接下来的猛攻。”</br>“主公,您说得对啊!”</br>大将许褚喘着粗气,对曹操道:</br>“刚刚俺差点斩了张勋,都怪袁耀派来一个名叫周泰的贼将,把张勋给救走了。</br>那周泰贼子极为悍勇,上来就跟俺拼命。</br>俺竟然也留不下他,被他给逃了。”</br>‘连仲康都留不下敌将吗?</br>那袁耀麾下的这员大将,实力不弱啊。</br>看来孤还是小看袁耀了。</br>面对孤,他还敢保存实力。</br>袁耀能一统江东,绝非偶然...’</br>大将夏侯惇对曹操问道:</br>“主公,怎么办?</br>追是不追?”</br>曹操脸色阴沉,口中吐出一个字:</br>“追!”</br>如今张勋已成丧家之犬,哪怕袁耀想方设法让张勋逃出营寨,曹操也不会放过他。</br>按曹操对袁耀实力的重新估算,他们此战想生擒袁耀和张勋,应该是不可能了。</br>最理想的战果,应该就是俘虏袁军大部分士卒,只剩张勋、袁耀等主将逃回寿春。</br>而后袁术与袁耀父子率军弃城而逃,留下一座空城给他曹操。</br>最终自己可以夺下寿春,却无法覆灭陈国。</br>袁耀新建立起的金陵城足以作为陈国的新国都,耗费人力物力兴建的江东水军,也足以让曹操望江兴叹。</br>这样看来,他曹孟德竟死活拿陈国没有办法,最多打到长江边上。</br>袁术坐在金陵城中当陈王,以水军封锁长江,他曹操又能如何?</br>别说是他曹操,恐怕天下群雄联合在一起,想要渡江灭陈都难。</br>在袁耀的谋划下,陈国坚如磐石,无可撼动。</br>此子...厉害啊!</br>曹操恍然大悟。</br>在他当初听说袁耀一心创建水军的时候,还对袁耀很不屑,称其为自守之贼。</br>现在看来,袁耀应该是早就料到有今日,那是在给袁氏谋划退路。</br>此子竟然对天下局势洞若观火,走一步看三步。</br>就算自己洞悉了他的意图,也对他无可奈何!</br>当真是妖孽之才!</br>曹操看了看身边的郭嘉、荀攸等人,袁耀的智谋,恐怕不在他们之下。</br>郭嘉很懂曹操,他见曹操一直沉默不语,笑着对曹操说道:</br>“主公可是想到了袁术父子迁都金陵,封锁长江立国的情况?”</br>“什么都瞒不过奉孝啊。”</br>曹操叹道:</br>“据说袁耀麾下有一支精锐水军,一名叫做周瑜的水军统帅,以及无数精擅水战的大将。</br>如果袁耀父子逃往秣陵,我们就再也奈何不得他们了。</br>孤亲自率军出征,最后竟无法灭陈,岂不可叹?”</br>“主公,您其实不用因此事而担忧。”</br>郭嘉又拿起酒葫芦饮了一口,轻笑道:</br>“袁氏势力强盛,想要灭之,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br>主公能夺取汝南,攻破伪陈都城寿春,就已经达到战略目的了。</br>至于过江覆灭伪陈...</br>时间还长,主公完全可以先一统北方,扫灭天下群雄再行此事。</br>主公若能以无以伦比的国力优势威压江东,不论江东水军多么强大,面对主公都不过是蚍蜉撼树罢了。”</br>听了郭嘉之言,曹操心情激荡,眼中精芒闪烁。</br>“知我者,奉孝也!</br>孤能击破寿春,就已经可以震慑住天下诸侯,让他们不敢妄动。</br>至于江东...孤早晚必取之!</br>不论是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br>孤定会成就大业!</br>奉孝,你可愿一直助孤?”</br>郭嘉对曹操深施一礼道:</br>“郭某定竭尽所能,助主公荡平诸侯,执掌天下!”</br>“哈哈哈...好!”</br>曹操豪迈大笑道:</br>“传令三军,加速行军!</br>孤要先灭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