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224章 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家没了?

有间武馆正门大敞四开,大门内空空如也。</br>连有间武馆的牌匾都没了。</br>以往武馆内人声鼎沸,师兄弟们都在武馆中间的演武场苦练剑术。</br>现在...一个人都没有。</br>王权甚至觉得自己走错了地方。</br>这还是有间武馆吗?</br>他在大门口左右环视了一下,没错啊,周围的房屋和道路都对得上。</br>那怎么回事?</br>家里招贼了?</br>什么贼有如此能耐,能当着老爹王越和上百师兄弟的面,把武馆搬了个精光?</br>招贼了也不对啊!</br>老爹王越和师兄弟们呢?</br>人呢?</br>望去快步冲进武馆之内,发现所有的房间都变得空荡荡的。</br>除了家具之外什么都不剩。</br>东西没了,人也没了。</br>“富贵师弟,你怎么才回来?”</br>王权猛然回头,只见大师兄史阿抱着宝剑,将身体倚靠在柱子上。</br>王权连忙问道:</br>“大师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br>咱们武馆...怎么就成这样了?</br>我爹呢?”</br>王权是真怕老爹王越突然破产了。</br>如果老爹的钱全没了,那他还拿什么照顾姑娘们啊!</br>史阿双脚一动,站直了身体对王权道:</br>“师父已经决定,将有间武馆搬迁到江南金陵城。</br>师弟们已经将所有的东西全都打包带走了。</br>武馆的房屋和地皮,也打包卖给了河内司马氏。</br>你再不回来,司马氏的人就要上门收房子了。</br>快走吧,车马已经准备好了。</br>咱们与师父汇合,马上就出城。”</br>王权到现在还有点难以接受武馆被卖的事实。</br>今天早上他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家没了?</br>“大师兄...这...</br>父亲卖武馆有点太仓促了吧?</br>他怎么不问问我?”</br>史阿拍了拍王权的肩膀,有些同情的对王权道:</br>“富贵师弟啊,这次师父是下决心要改变师门了。</br>他不但卖了武馆,还要让你参加‘天下第一武道大会’的比武。</br>你好好准备吧。”</br>“啊?</br>不是吧!</br>师兄你应该了解我的,我只喜欢去青楼听曲啊!”</br>“那就由不得你了。</br>恩师说了,你不听话,他就亲自收拾你。”</br>王权觉得自己的武艺并不在老爹王越之下,可他再能打,也不敢反抗老爹啊。</br>哪怕王越是个不懂武艺的普通人,想收拾王权,王权也只能挺着。</br>最多求饶让老爹打轻点。</br>更不用说王越乃是天下闻名的燕山剑圣,大汉第一剑术高手。</br>“大师兄,你跟爹求求情,不要让我参加武道大会好不好?</br>跟人比武这件事,实在太麻烦了。”</br>“武道大会是小孟尝袁耀举办的。</br>这位陈国大将军,师弟肯定听说过吧?</br>若是在武道大会上夺得魁首之位,赏千金,封上将。”</br>“此言当真?!”</br>王权的表情顿时由愁苦改为惊喜。</br>武道大会头名有这么多钱可拿,参加一下貌似也不错啊!</br>王权对什么上将的位置完全不感兴趣,可他对千金的兴趣却很大。</br>老爹王越在许都开武馆是赚了不少,供王权玩乐的钱也很多。</br>可钱再多,也比不上千金啊!</br>王权今天花了十金,只能让香儿姑娘为他抚琴一曲。</br>若是一掷千金,又当如何?</br>哪个姑娘能挡住千金的攻势?</br>史阿说道:</br>“小孟尝袁公子的承诺,岂能有假?”</br>“那还等什么?</br>快走吧!”</br>王权对史阿笑道:</br>“我爹这么多年,就做对这么一件事。</br>行,我就随你们往江南走一遭。</br>反正这许都,也没什么可留恋的。”</br>王权说话的时候,心中暗暗补了一句。</br>除了香儿,楚楚,牡丹几位姑娘之外,确实没什么可留恋了。</br>不过也不用着急。</br>等自己拿了武道大会魁首,得了千金赏赐,再为她们几个赎身便是。</br>“对了,大师兄。</br>父亲把武馆卖给了司马氏,不会是贱卖的吧?</br>咱们有间武馆占地面积这么大,整个武馆足够二三百人居住。</br>我看很多房间的家具都没动。</br>这要是便宜卖了,岂不是亏大了?”</br>史阿闻言笑道:</br>“怎么可能会贱卖?</br>如果卖不上价,师尊大可以将武馆留着,慢慢出售。</br>不瞒师弟,司马家的人出手十分阔绰。</br>在原本的价格上,还加了三成。</br>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让我们尽快搬出去。</br>反正我们也要搬走,也算与司马家一拍即合。”</br>说到这,史阿抬腿向外走去,口中还对王权催促道:</br>“快走吧师弟,等了你这么久,跟司马家约定好的时间已经到了。</br>人家马上就要上门收房。</br>如果咱们还在此处,岂不是证明咱们有间武馆的人不讲信义?”</br>王权也跟在史阿身后往外走去,心中却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