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对贾诩道:</br>“不舍徐州,我们就会在此地陷入无休止的战争纠缠。</br>面对曹操、袁绍这两路强力诸侯,变数太大了。</br>我这次来,就是要将岳父麾下的谋臣猛将救出来。</br>只要人还在,以后想要得徐州也简单。”</br>“救出岳父,就如同将一只拳头收起来。</br>将来挥出去,力道会更猛。”</br>贾诩笑道:</br>“主公这个比喻倒是妙极。</br>曹操只得了徐州这块久经战乱之地,却没有得到徐州的精兵和文武,应当算是胜而不胜。</br>徐州之战,主公虽要退走,却在大势上胜过了曹操。</br>只是这件事若被曹操察觉,恐怕会更加忌惮主公了。”</br>袁耀微笑着对贾诩说道:</br>“曹孟德忌惮我又如何?</br>袁绍灭了公孙瓒,转头就要攻中原,这场仗他不打也得打。</br>我军占了徐州,还能分散袁绍的注意力,让曹操有祸水东引的机会。</br>现在我军直接舍了此地,曹孟德只能独自面对袁绍。</br>不管他能不能察觉,这苦果都只能咽下。</br>而且曹操也未必能察觉此事,我有预感...</br>在曹操内应的推波助澜下,这场仗,我岳父会败得很快。</br>咱们随时准备救援他就好。”</br>贾诩道:</br>“主公的意思是...威国公麾下的内应是个大人物,足以影响战局。”</br>“什么都瞒不过文和。</br>这内鬼的身份,文和也猜到了吧?”</br>“内鬼...</br>主公说的这个词,倒是有趣。</br>在军中里通外敌、图谋不轨之人,可不就跟鬼一般?”</br>自家主公,经常会说出一些新词汇。</br>偏偏这些词仔细一琢磨,又觉得十分合理。</br>袁耀伸出手掌,继续道:</br>“不如我们把内鬼的名字,写在掌中。</br>看看咱们的想法是否相同。”</br>“臣亦有此意。”</br>两人提笔在掌中写下一字,而后握住拳头,同时张开。</br>他们二人掌中都写了一个‘陈’字。</br>二人顿时相视而笑,袁耀道:</br>“先生所想,果然与我不谋而合!</br>能够蛊惑我岳父、颠覆徐州之人,也就是徐州第一豪族陈家了。”</br>贾诩对袁耀敏锐的洞察力相当满意,自家主公仿佛是一位先知先觉的智者,总能从模糊不清的迷雾中看透天下大势。</br>贾诩有什么计策,袁耀也是一点就透,根本用不着他苦苦劝说。</br>像贾诩这样怕麻烦的谋臣,是不愿死谏的。</br>他做不到田丰、阎象那般,主公不听他的谋划,还一直苦苦规劝,甚至舍命劝谏。</br>一般情况下,遇事贾诩只劝一句,主公不听就算了。</br>袁耀上一世赤壁之战时,贾诩也曾提醒过曹操,敌军用火攻该当如何。</br>曹操并未将贾诩的提醒放在心上,贾诩也就没有再提。</br>唯有像袁耀这样聪敏英明之主,才能让贾诩发挥出全部实力。</br>贾诩说道:</br>“威国公为了拉拢陈家,拜陈登为军师,使其地位与陈宫等同。</br>对陈珪也是委以重任。</br>如此重用包藏祸心之人,安能不败?</br>威国公确实只适合为将,并不适合为人主。”</br>袁耀点点头,感慨道:</br>“所以我设计让岳父舍了徐州,投到我麾下,其实也是为他好。</br>以他的性格,若是一直给人当主公,早晚会被宵小之辈所害。</br>论起手段,刘备可就比岳父高明多了。</br>刘备执掌徐州的时候,陈家父子可没起过反叛的心思。”</br>贾诩轻抚胡须,说道:</br>“刘备志向、气魄、名声都不差,麾下又有关、张这样的猛将。</br>倒是拥有成就一番大事的潜质。</br>刘备只因智略不足,所以一直屡战屡败,被人追得东奔西走。</br>若是有一位强大的谋士辅佐刘备,刘备立刻就会蜕变。</br>可惜...此人已被威国公所败,生死未卜。</br>此刻很有可能死于乱军之中了。”</br>“文和,这你可就说错了。”</br>袁耀握着茶杯,大笑道:</br>“刘备没那么容易死的。</br>不论它败得多惨,只要没被人格杀当场,没人看到他的尸体,他就一定能活下来。</br>我有预感,刘备一定会蹦跶出来,继续与我岳父为敌。”</br>贾诩思索道:</br>“能在战场上败而不死,可不只是能力强。</br>还得有过人的气运才行。</br>可气运这东西玄而又玄,谁能说得准呢?”</br>袁耀对贾诩笑道:</br>“文和等着看吧,刘备在这方面,还真有几分运道。”</br>袁耀对刘备逃命的本事深信不疑,刘备也不负袁耀的期望,成功从沛县逃了出去。</br>不得不说,刘备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br>吕布进城之后,被糜竺一顿道德绑架,并没有为难刘备的家小。</br>刘备一路往许都而去,他知晓曹操既然出兵了,就会从许都方向往沛县而来,与自己会合。</br>顺着这个方向去找曹操,准没错。</br>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刘备逃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