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217章 锦衣卫、乌衣卫

北方百姓得知此事后,有不少百姓举家南下,来到江东这片乐土。</br>等袁耀彻底掌控淮南之后,淮南也会被袁耀慢慢改造成江东这般。</br>这些都是实情,袁耀只需如实写给赵云,并且表达出对于赵云的渴求。</br>袁耀相信,只要赵云是一个明事理之人,就知道该怎么选。</br>如果赵云就是死忠大汉,不顾百姓生活的好不好,死活都要投效刘玄德...</br>那这样的武将,袁耀不要也罢。</br>想清楚了这些,剩下的就是送信的问题了。</br>送信这件事,袁耀打算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来做。</br>事实上,随着袁耀的实力越发壮大,他越来越觉得,自己需要一支精锐的谍报力量。</br>现在袁耀打探消息,还在依靠聚源商会的力量。</br>商会虽然四通八达,可毕竟不够专业。</br>培养出一支专业的谍报机构,能让自己麾下的战略体系更加完善,也能让袁耀实力变得更强。</br>有了这些谋划,袁耀第二天就将麾下文武尽数召到府上,与众人商议此事。</br>袁耀坐于正堂主位,环视两侧的心腹文武,开口道:</br>“我打算新建两个谍报组织,作为我军的耳目。</br>诸位以为如何?”</br>袁耀麾下的文臣们连连点头,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情报在两军交战之时十分重要。</br>一个重要的情报,甚至能够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br>主公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谍报组织,自然是好事。</br>掌管聚源商会的鲁肃对袁耀问道:</br>“不知主公要建立的谍报组织,是什么形式?”</br>袁耀对众人道:</br>“我要创建的新组织,一个名为锦衣卫,另一个名为乌衣卫。</br>锦衣卫有侦查、监督、逮捕、收集情报之职责。</br>乌衣卫有潜伏、护送机密情报、联络、惑敌、散谣之职。</br>两个机构的成员,主要由实力高强的武者组成。</br>除了上述的职能之外,还有协助大军作战、保护重要人物、暗杀敌军首脑,破坏敌军谍报系统的职责。”</br>这两个机构的成员,由我直接统御,只对我一人负责。</br>众文武屏息凝神,听袁耀为他们讲述,即将创建起来的两个谍报组织。</br>从袁耀言语之中,他们就能听出来,这两个组织建立起来之后,其实力必然十分强大,权力也会很大。</br>会成为袁耀制衡外敌、监管内部的两柄利刃。</br>锦衣卫和乌衣卫的区别,袁耀的臣子们也大概知晓。</br>这两个组织乃是阴阳相合,奇正相生的存在。</br>锦衣卫在明,震慑诸侯与世家豪族。</br>乌衣卫在暗,专门解决一些机密之事。</br>两者相互配合,远胜于其他诸侯麾下的情报组织。</br>袁耀继续道:</br>“锦衣卫和乌衣卫,各设统领一名,副统领两名,协助我管理整个组织。</br>统领和副统领,只执行我的命令。</br>锦衣卫统领,便由李儒先生来担任。</br>副统领为童飞、陈到。</br>乌衣卫统领,暂定为贾诩。</br>副统领为太史慈、甘宁。”</br>“除了统领和副统领之外,锦衣卫和乌衣卫还有镇抚使、千户等官职。</br>具体人选为何人,便由我与几位统领、副统领商议决定。”</br>锦衣卫、乌衣卫的组织结构,就是袁耀根据上一世锦衣卫的结构魔改而来。</br>在袁耀上一世,负责统御锦衣卫的官职名为指挥使,指挥使副手名为指挥同知。</br>在指挥同知之下,还有指挥佥事等冗杂的各种官职。</br>袁耀觉得指挥使、指挥同知这样的名称太拗口了,直接改为统领、副统领。</br>这样更方便自己麾下的文武们理解。</br>袁耀选择统领、副统领的方案,麾下文武们也看懂了。</br>那就是一个谋臣为统领,搭配两个强力的武将当副手。</br>文臣武将们各有各的官职,锦衣卫、乌衣卫统领之职,对他们来说只是兼领。</br>袁耀选拔出来的诸位统领,众人也比较认可。</br>这些人都是袁耀麾下的顶级人才,放眼天下,能胜过他们的人也不多。</br>只是有一个人,让袁耀麾下的张昭、蒋干、王朗等文臣有些疑惑。</br>这个人就是贾诩。</br>李儒自投效袁耀之后奇计百出,为袁耀屡立奇功。</br>他当锦衣卫统领,众人心服。</br>童飞、陈到、太史慈、甘宁等将更不必说,全都是武艺绝顶的超级强者。</br>也唯有这样的强者,才能把锦衣卫和乌衣卫撑起来。</br>可贾诩刚刚投效袁耀,为何他能当乌衣卫统领?</br>论资历,袁耀麾下周瑜、徐庶、刘晔、鲁肃、张昭、张紘、步骘、蒋干、王朗、顾雍等人,都比贾诩跟随袁耀的时间更长。</br>乌衣卫,不应该交给主公最为信任的臣子吗?</br>当然了,周瑜专职统领水军、徐庶专司训练士卒布阵破阵、刘晔专门帮袁耀研究机械、战甲与一些新奇武器。</br>鲁肃负责掌管聚源商会。</br>他们几人责任重大,无法分心掌管乌衣卫。</br>可还有张昭、张紘、蒋干、王朗等奇才啊。</br>让他们来掌管乌衣卫,不会更胜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