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军军容严整,退而不乱,韩琼也不追击。</br>只是收殓了文丑的无头尸体,收拢溃军,回去跟袁绍复命。</br>得知文丑阵亡后,袁绍的怒火彻底压抑不住了。</br>“好个袁耀小儿!</br>竟然连害我两员大将性命!</br>此仇不报,朕颜面何存?</br>朕要亲自率军出征,誓灭袁耀!”</br>“韩老将军,你速速整军!</br>朕要将全部的大军都派出去,跟袁耀打一场决战!</br>朕就不信了,朕的七十万大军,还不能碾压袁耀二十万!”</br>经过多日鏖战,袁绍的大军早就不足七十万了。</br>不过七十万大军这个数字喊出去,依旧比较有气势。</br>诸葛亮早就猜测到,袁绍要跟袁耀玩命。</br>沮授脸上显出痛苦纠结之色,在犹豫要不要开口。</br>他的意见跟诸葛亮一样,都是主张袁绍占住兖州,肃清内患,徐图发展。</br>可现在袁绍明显是上头了,田丰劝不住,诸葛亮劝不住,他沮授就能劝住了?</br>如果他也跟田丰一样,被袁绍打入大牢,那大燕就当真没有指望了。</br>诸葛亮给郭图使了使眼色,郭图顿时会意。</br>郭图这个人,虽然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势利小人,可小人也是有操守的。</br>拿了诸葛亮的好处,郭图是真给诸葛亮办事。</br>他对袁绍附和道:</br>“有陛下出手,那必然能以雷霆之势,扫灭袁耀!</br>袁耀不过是一黄口小儿,如何能跟陛下相比?</br>陛下号令天下诸侯,率大军讨伐懂贼之时,袁耀在做什么?</br>就连他父亲袁术,还不是要听陛下的号令?”</br>“我大燕一统天下,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br>陛下出征,一定会旗开得胜!”</br>郭图的马屁,就如同不要钱般拍到袁绍身上。</br>袁绍脸色稍缓,但颜良、文丑两位大将的死,还是让他抑制不住愤怒。</br>郭图说点好听的,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点,这没什么毛病。</br>但是郭图如果敢阻挠自己攻打袁耀之事,那就让他到大牢陪田丰去吧!</br>即便是自己的宠臣,也不能动摇自己攻打袁耀的决心。</br>郭图观察着袁绍的脸色,继续道:</br>“只是那袁耀喜欢使阴谋诡计,以伏兵害我大军。</br>陛下,这件事我们不得不防。</br>臣有一计,可破袁耀伏兵之策。</br>陛下用了臣的计谋,想灭袁耀那是易如反掌!”</br>“什么计策,说来听听。”</br>“陛下,我们可以将大军兵分两路,每路三十万大军。</br>陛自统一军攻敌,另外一军紧随其后,可与陛下相互接应。</br>这样不论哪路大军中伏,另外一路都可快速支援。</br>袁耀的伏兵,将彻底失去作用。</br>到那时,乾贼还如何抵挡陛下?”</br>郭图这番话,是诸葛亮教他说的。</br>这个时候劝袁绍罢战,肯定是行不通。</br>要教袁绍破敌之策,袁绍就高兴了。</br>果然,听闻郭图之言,袁绍点头道:</br>“两路进击,倒是不错的计谋。</br>这第一路,自当由朕统御。</br>那另外一路大军,该由何人为帅啊?”</br>郭图道:</br>“当然非韩琼老将军莫属。</br>陛下还可以让孔明先生辅佐韩将军。</br>他们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正好辅助陛下破贼。”</br>韩琼,现在是袁绍最为信任之人。</br>只有由他统兵,袁绍才放心。</br>让诸葛亮跟随韩琼,也没什么不妥。</br>袁绍也觉得这样安排可以,对众文武问道:</br>“诸位可有不同意见?</br>若是无人反对,此战就按公则所言出征。”</br>逢纪见郭图连连献策,本想出来说两句。</br>可他的计谋刚刚失败,还搭上了文丑的性命,惹得陛下不喜。</br>陛下不治他的罪,逢纪就该偷偷庆幸了,又岂敢开口给自己找麻烦?</br>袁绍麾下文武齐声应道:</br>“吾等谨遵陛下之命。”</br>袁绍大军开拔,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策马跟随在袁绍的銮驾战车旁。</br>袁熙手中握着马缰,转头对身旁的袁尚笑道:</br>“显甫,这次你去乾国,可是立下大功了。</br>要不是你说动了九公山黄巾扰乱乾国,乾军又岂能退兵?</br>我军趁势出击,若能灭了袁耀这二十万兵马,你就是首功。</br>大燕太子之位,舍你其谁?</br>显甫,你当太子,将来继承父皇大位…</br>到时候,可别忘了咱们的兄弟情啊...”</br>提到九公山黄巾,袁尚心中就有气。</br>他冷声对袁熙道:</br>“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br>太子之位,或许会归属袁谭,跟我就没什么关系了。</br>我根本就没想过争太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皇效力。</br>你有空想这些,还不如先想一想,如何助父皇得胜。”</br>袁尚说罢,驾驭战马上前几步,不再理会袁熙。</br>看着前面穿着红色战袍的袁尚,袁熙脸色也阴沉了下来,心中暗道:</br>‘得意什么?</br>这还没当上太子,态度就如此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