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十二章 啥都缺

潇潇冷雨夜,惨绿愁红,凄风苦雨。

肖家兄弟轮流赶骡车,还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绳子绑在骡车上,让跟着后面的人握着绳子走就行。

这样不用担心摔跤,也不用怕走丢。

肖綉握着绳子,双脚酸疼的往前走。

幸亏原身也经常在镇上和老家之间来回,要不然她现在肯定是早趴下了。

穿着蓑衣又热又沉,挡了雨水,却浑身是汗水。

湿透了的布鞋黏着湿泥巴,重了何止两倍?

走到后面,还能感觉到脚底起了水泡,每走一步都疼。

又累又疼又不能睡,她算是明白穷人逃难有多苦了,这简直就不是人过得日子。

等天蒙蒙亮的时候,肖有福看到路边有两间凉亭,透出来了火光,他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赶着骡车过去:“咱们都先歇一歇。”

肖有贵看到里面的是开酒楼的东家,上前抱拳打招呼:“吴掌柜!”

想不熟悉也难,几乎是每天都要给酒楼送新鲜的肉。

“哟,是有贵啊,”吴掌柜个子不高,圆圆胖胖的,显得一团和气,他眼带打量的扫过他们一行人,就热情的招呼:“快进来歇歇,没想到咱们还有这缘分。”

亏得现在偏远的地不值钱,这凉亭修的也够大,两大家子人也不会挤着。

就是原本吴掌柜家的马车和骡车也在凉亭里,现在只能先把车马都挪出去。

凉亭里叠着稻草,肖有福就地取材,扯了不少稻草垫在地上,让家里人都先坐下歇歇。

柳氏深怕女儿们受寒,赶紧拿出床单让弟媳妇和自己圈着,让女儿们先换掉衣裳鞋袜,等她们换好了,再换她和吴氏去换。

后面才轮到男人们去换衣裳。

肖老爷子从外面搬来几块石头,肖老婆子架上锅就开始熬米粥。

肖筱她们在家没有种粮食,只种了些蔬菜瓜果,自家吃不完,当季时送到镇上去卖,过季了就喂鸡鸭猪。

因此粮食米面都是从邻居那买的。

而肖有贵一家子,也都是从村里人那买的。

因此家里的存粮都不多,后来粮价涨的厉害,他们更是舍不得多买。

因此现在两家合起来,也不过六十多斤糙米三十多斤面粉,以及一些干菜。

现在每一餐都有十二个人要吃饭,可真的让肖老婆子发愁。

要是让家里人放开肚子吃,这也就够吃六七天吧?

过了半个多时辰,吴家人先开吃了。

吴家不愧是开酒楼的,一大早就奢侈的做了一大锅腊肉大米饭,香的让人流口水。

等轮到自家开吃,就是糙米粥,还吝啬的一点也不粘稠。

肖筱怀疑祖母是想大家吃个水饱。

她现在就极度怀念老家还没挖的两块番薯地,也不知道便宜了谁。

肖有福也皱眉:“娘,昨晚上不是煮了鸡蛋鸭蛋吗?都拿出来热一下吃了,这么热的天,留着也会馊了。”

他花银子是大手大脚,反正柳氏带着女儿们回来后,他一日三餐都在小饭馆里面吃的。

现在这么清汤寡水的粥,真是填不饱肚子。

肖老娘好声好气的和他商量:“老大啊,现在外面雨不小,咱们一时半会儿走不了,那鸡蛋中午吃行嘛?”

换个人要鸡蛋吃,她都能骂回去,但面对大儿子,她心里就有点发憷。

要不然按着她的想法,孙女们喝小半碗粥就够了。

肖有福也知道粮食不多,更不知道哪儿能买到粮食,也不吭声了。

肖筱也趁机凑到他的身边低声道:“爹,番薯一般是八月底才挖的,咱们家的番薯就没挖,要是路边上的百姓也跑了,咱们能不能趁机去挖番薯?”

肖有福听后眼睛一亮:“还是小三你机灵,脑子转的快,咱们多留意一下。”

他说完,原本是想外出转转,但是看到吴掌柜他们人多,男子也不少,犹豫了下,凑过去打听:“吴掌柜,冒昧问一声,你们这是准备去哪儿?”

吴掌柜夫妇此行,只带着二子一女,还有两个年轻的小厮,以及一个婆子一个丫鬟。

他们只是看着人多,但是吴掌柜自己心里明白,两个儿子虽是十九岁和十六岁,平日里却只在书院里念书,还不顶事。

两个小厮也都十七八岁,平日里却只是跟着儿子们在书院里听差的。

都是没经过事的小子,也怕路上遇到事,他们扛不住。

而肖有贵是杀猪的,有一身力气。

这个肖有福,他倒是不熟悉,不过哪怕他五官端正,也透着点匪气,看着就不是好惹的。

他也觉得要是两家能一起上路,那也能五相照应着点。

最起码看着就人多势众,一般的流民不敢惹他们。

因此,他就很和蔼的道:“我们准备去江浙找我妹妹,你们这是准备去哪儿?要是没有目的地,不如咱们一起走,也好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