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起飞前80分钟,旋梯车就已经就位了。
机场的机务师通过旋梯车进入客机内部,开始对飞机进行第一次检查,顺便启动了飞机的一发,为飞机预热的同时,也给飞机的设备充电。
这样机组赶到飞机上之后,就不用浪费更多时间了。
紧接着。
配餐车也驶来停机坪,开始给飞机配给飞机餐和饮用水等等。
航班起飞前60分钟。
机场地勤开始给飞机加注燃油。
不过并不是每一架飞机在起飞前都要把油箱给加满。
实际上。
加多少燃油是由各家航司运行控制中心通过复杂的大数据计算,得出确切数字之后再传送给始发地机场系统。
除了加注燃油。
飞机还需要加注清水。
这可不是喝的水。
而是用在其他方面。
比如说清扫卫生,冲马桶等等。
当然了。
飞机的大部分清洁工作都在上一趟航班结束后,地面清洁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打扫。
所以不管是客舱还是驾驶舱。
其实都很干净卫生。
飞机起飞前40分钟。
随着截止值机前的最后一件行李完成交运,该护航班所有托运行李已经装卸完毕,由通勤车运往停机坪,进行飞机货舱的装运。
如果有人办理‘宠物’托运。
那么宠物虽然也是‘行李’,但不会和其他‘死物’放在一起,而是会送去专门的有氧货舱。
有时候。
航班会托运一些比较特殊的行李。
比如说尸体。
是的。
就是人的尸体。
办理‘尸体’的托运要比其他行李托运程序更加复杂,同时费用也更高。
但并不会得到特殊待遇。
通常情况下。
‘尸体’也都会被安置在货舱。
而且还会被特意放在最里面。
同时。
航空公司也不会把飞机上有‘尸体’的情况告诉乘客。
这倒不是有意侵犯乘客的知情权。
而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航班起飞前40分钟。
候机大厅登机口准时开放。
乘客开始登机。
如果飞机停在远机位,乘客会搭乘摆渡车车赶去远机位登机。
如果飞机停在近机位,乘客直接通过廊桥就可以登机了。
航班起飞前20分钟。
登机口关闭。
禁止登机。
但是在舱门关闭前,地服人员将会和飞机上的乘务员进行舱单交接。
这对地面服务人员与飞机上的乘务员进行乘客名单和确切人数的最后确认。
很多人会想当然的以为。
白金卡或者所谓的外国人在搭乘飞机的时候是有‘特权’的。
这倒是实话。
确实有一部分人有‘特权’。
不过这部分人少的可怜。
而且人家大部分时候出行要么搭乘商务机,或者包机。
甚至是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很多时候。
网上曝光说某某航班为了等某某乘客,所以就导致航班延误等等。
其实这种情况。
大概率是该人的行李已经办理了托运,行李在飞机上了。
但是人却突然‘消失’了。
在几十年前。
就有恐怖分子只办理行李托运,但并不搭乘飞机。
而行李箱里是定时炸弹。
导致飞机飞到一半就突然发生了爆炸。
酿成死伤惨重的空难事故。
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的民航部门都有类似的规定。
就是‘人’与行李必须同步。
行李上了飞机,人也必须上飞机。
否则飞机是不能起飞升空的。
航班起飞前10分钟。
客舱舱门随之关闭。
机长或者副驾驶会进行绕机检查,查缺补漏。
等到绕机检查结束以后。
这架飞机就将进入到飞行的放行程序。
飞机起飞前8分钟。
飞行员得到了塔台的推出指令。
飞机随即被推出滑行。
陈冰冰看到这一幕。
满脸惊讶。
指着机头位置的那辆通勤车道,“我以前还以为是飞机自己倒车离开停机位呢,没想到真的是被推出来的呀。”
她已经和陆轻舟搭档了二十多天了。
不过这还是她用第三人的视角,详细了解一架飞机的起飞全部过程呢。
陆轻舟笑着道,“都说了是字面意义上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