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旳操作的确很令人惊奇,在他之前没有人这么玩过,所以这也是他能成功的原因。
但是要说真的成功了,其实还差了一步——变现。
在不抛售自己手中股份的前提下,进行变现。
这也是难倒了很多资本家的问题,如何在不减持股票的情况下,把公司的价值变现装进口袋里,并且对公司还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林奇给他们开了一个好头,教会了他们一招,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
就像是那些正忙着想办法取得林奇原谅的主持人,评论员们所说的那样,林奇太着急了。
太着急变现,这就会给人一种……他是不是在做套的感觉,万一人们买了债券,他变现了,然后减持手中的股份或者干脆让这家公司破产,以此来躲避需要支付的巨额利息,有没有这种可能?
很可能!
每个人都知道,财富和回报率在不同量级的时候会呈现不同的表现。
比如说当成本只有一百块钱的时候,对这些资本家来说他们有办法让一百块很快变成一万块,这就是一百倍的回报。
但是给他们一万块的时候,他们可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把它变成几万块。
如果你给他一百万,可能一年的时候,他才能给你十几万, 或者二三十万。
林奇拿到手的是五个亿, 五个亿,三年时间, 百分之四十五的增值,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布佩恩最赚钱的对冲基金也不敢保证每年的回报率能稳定的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如果他们敢保证这一点,那么他们立刻就能变成联邦资金规模最大的基金会!
不!
没有人敢保证这一点, 在不托底的情况下, 能拿到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一才是最正常的情况,而且大多数时候回报率都在个位,而不是十位。
碰到运气不好的时候没有什么回报甚至有可能亏损也很正常,没有任何投资是稳赚不赔的, 包括存在银行里!
银行给的利息永远都跑不过消费水平的增长, 也就是通货的速度,所以即便你觉得你把钱存在银行里,拿到了一定的利息,没有风险。
可实际上这并不是“盈利”, 而是一种“亏损”, 因为你存在银行里的钱的购买力已经比你存入的时候少了!
你的财富数字在不断的增加, 但是你所拥有的财富产生的市场购买力, 却在不断的缩减。
没有人能做到林奇承诺的这么稳定,所以当企业债券开放预购的时候, 效果很不好,连带着股票市场也开始降温。
如果这是一个骗局,过热的股票市场显然会成为第二个灾区。
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林奇笑话,有些不怕死的人更是蹦出来继续挑战那个神奇的传说, 那个“林奇永远都不会输”的传说。
他们坚定的认为, 这一次, 林奇不再能继续神奇的“赢”下去。
面对外面纷纷扰扰的看法, 林奇没有站出来表态,而是保持着沉默,这更让布佩恩的一些经济专家认为自己看穿了林奇的空虚表面。
他们开始唱衰林奇的这次操作,并且称他“玩过头”了。
就用现在电视屏幕中一名比较有名气的经济专家的话来说,林奇总是能够好运气的获得成功,所以他太小看了联邦的金融市场, 也太高看自己的能力了。
他每次都在钢丝上翩翩起舞, 他总是能成功, 所以他忽略了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的!
以前每一次他都能成功的得到他想要的, 但是这一次, 他玩脱了,他太自大了,他没办法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这位专家还在主持人的配合下判断林奇的这些操作会牵连到他的其他产业,因为资金链的缘故,一旦他没办法支付勒马尔共和国政府收购银行的费用,那么已经上市的勒马尔资产风控就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同时因此产生的可能涉嫌欺诈者的调查也会启动,到时候林奇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主持人对这种说法很感兴趣, 他还特意问了一下经济专家,既然林奇缺钱, 为什么不找银行借钱?
经济专家稍微解释了一下,但他的解释,和林奇, 以及现实,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银行有更成熟的分析部门,他们看得出林奇的这些操作存在很大的漏洞和危险性, 如果把钱借给林奇,除了他们自己的贷款会面临风险之外,也有可能会波及更广!”
“所以从银行考虑到贷款安全和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会轻易的把钱借给林奇,这也是林奇没有尝试寻找银行解决资金困局,直接推动公司上市的原因。”
经济学家美化了银行在整件事里的价值,把他们的贪婪嘴脸粉饰得像是联邦金融秩序的守护神。
不过从非专业性的角度来看,经济专家的话对联邦的中下层投资者和金融行业从业者来说,很有效果。
他们缺少足够多的信息,对很多事情的内幕并不清楚,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