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差异性,其实在武道上来说,并不算稀奇。
许多人练同一门武功,碍于资质,悟性,以及际遇方面的不同,往往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有的强大,有的弱小,有的光明正大,有的阴森鬼魅。
比如九阴神爪这门武功,梅超风和陈玄风练成了九阴白骨爪,明显是入了旁门。
但不能说这门武功就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虽然邪派,但威力也的确极大。
孟昭思忖,布置这一切的高人,想必也是有着求同存异的想法,方才能包容面具人施展的这门武功,并算他过关。
若是他下去演练自己推演出的这门木偶武学,想必也能有同样的效果。
不过,他也没有就此认为,这三人能轻易就破开木偶阵,因为除了木偶,还有着一尊尊高过丈的石像巨人。
这些石像巨人,总不会只是摆设吧!
果然,随着木偶的复归原位,不再对面具人三个产生威胁,一阵阵更加剧烈的震动发出,是那一尊尊高大的石像巨人,抬起自己的脚,踩在大地上发出的声响。
孟昭数了数,相比起木偶卫士的繁多数量,石像巨人的数目并不算多,只有三十六尊,不过每一尊都颇有威仪,冷峻的色彩,坚硬的棱角,带着浓浓的力量感。
这些石像巨人的动作,比之灵活矫健的木偶卫士慢上太多太多,就像是公园里面晨练太极拳的老大爷,貌似,并没有多少威胁?
然,孟昭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因为站在正中央的那面具人,此时的动作,竟然比那石像巨人还要慢得多,仿佛,周遭空间,被一股无形的重力所充斥着,压抑他的速度。
相对而言,那石像巨人的速度,便不算特别夸张,维系在一个均衡的状态当中。
而石像巨人,一如木偶卫士一般,使出一门武功,只是这些巨人不同于只通晓一式武功的木偶卫士,反而每一尊都能使出三到五招的武功,动作极为缓慢,即便是初学武功的顽童,也能看清楚,并模仿一二。
不过,相比起木偶卫士的杂乱,这些石像巨人的招式充满着强横的力量与压迫感,一招一式轰击出来,宛如一座座大山倾覆而下,山河倒转,日月翻天。
那面具人的武功极高,功力也是极为深厚,使出一门刚柔并济的拳法,与那石像巨人对拼,连过七尊巨人,然到了第八尊时,浑身开始颤抖,且周身开始溢散出剧烈的白气,乃是运功到极致,气血沸腾,体内水分蒸发所致。
“主上,小心。”
本来在观望的两人见到面具人情况不妙,连忙出声提醒,其中一人,更是不顾自己安危,飞身入场,挡在那面具人之前,接下石像巨人翻天覆地的一手压掌。
随即,这也可算是武道不凡的高手,手臂和石像巨人相交处,节节寸断,恐怖的力量,直接将其双臂废掉。一声惨嚎之后,暴毙而亡。
孟昭看得也是心头一跳,这石像巨人出手竟然如此恐怖,以那人的武功,一招都挡不住,就被生生打死?
以他的武道见识,自能看出,这些石像巨人所演练的招法,并不算出奇,可威力却是一等一的宏大,可怕,似乎随时随地,可以牵引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加持自身,冥冥中如有神助。
若是自身有一份力,牵引出加持自己的力量,便有十分,百分。
孟昭见识渊博,心头隐隐有些明悟,自身之力有限,那牵引借助的,当然就是外界之力,那么,是天地之力?
不,并非如此,至少孟昭以天子望气术,没有感应到天地之力的存在。
反而,那是一种,更加罕见的力量,莫非,是具象化的,武道之势?
何谓武道之势?
这算是习武之人很难通过口口相传,或是以纸面文字,向人叙述的力量。
因为势无形无相,而又切实存在,你可以感觉到,却未必能触摸到。
成语中,有装腔作势,这就很有意思,明明没有某种东西,假装自己有,却又似乎可以唬到人,这就是一种浅显的势。
而武道之势,则复杂的多,多数源自于天地之间,普遍如自然之势,特殊如某种神佛之势,乃至于孟昭向来自诩凝聚无敌大势。
这都能算势的一种,且如孟昭自身,无敌大势凝聚在身,同样的功力,出手时威力增添三分,对手也会感受到浓重的压力,出手时胆气不足,故而能所向披靡。
而一旦无敌大势被破,功力大退不说,战力也将急转直下。
所以说,武道之势,很玄妙,很不可思议。
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武人,追逐,并想要将其具体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如内力,招式一般,可以普遍传授给天下武人。
可惜,都没有做到,有的人,可能资质平庸,偏偏就能领悟属于自己的势。
而有的人,天资纵横,可欠缺了几分东西,终其一生,也未必能领悟武道之势。
孟昭觉得,这石像巨人现在用寻常的招式,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