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非遗传承人 第323章 箱中记一生灵涂炭

处理完儿子之事后,柴卓下令兵发胶济城。先头部队行军到东门后,探子来报:“敌军布阵极其古怪,百姓身无甲胄,手拿武器列于前面,土兵们拿着弓箭与长枪在后督战。城门之上,士兵押着妇幼与老人,传令兵在城上到处奔跑号令,百姓如不能取胜或阵前投敌,当场砍了他的亲人。

原来,本城的守官是刘豫的儿子刘曾,听说柴卓大军到来,想到城中粮草不多,只够二月之食,想弃城而逃。手下文官献计道:“此城一失,你父亲必将生气而拿你开刀,粮食缺少可以驱赶百姓出城作战,百姓死亡,只留士兵,粮食便可支撑一年。柴卓自视仁义,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如不忍杀百姓,我城池可保,残杀百姓,则替我省粮,城池亦可坚守,以待将来变故。”

刘曾听了,觉得有理,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柴卓也猜到了他的用意,为将之责,在于保境安民,这样的守法,只要连续十几天的猛攻,城中必生变故,但百姓死伤必重。起义之前,柴卓本是商人,不是杀代果断的将军,一下子下不了这狠心。于是,下令留三分之一人马围城,大部队绕过城防继续前进。

十余日后,传来军报,说济胶城已破。经过是连攻七八天后,守军以百姓守城不力之名,残杀他们的亲人,一城百姓死亡大半,百姓忍无可忍,反水放开城门。李有勇将军震怒,城破之日,下令不许一个士兵投降,一概杀死,砍下五千余士兵的脑袋,在城外筑成京观。俘虏刘曾后,游街示众,并于曹市千刀万剐,为死去的百姓报仇。

《京观》

战祸启,血肉飞,

河泛朱,土成赤。

一将功成万骨枯,

战场本是修罗场。

五千貔貅成京观,

一万只眼空向天。

一家兴百家凋零,

一人帝万人流漓。

“什么叫京观?”一个客人好奇地问:“是一种漂亮白风景吗。”

可能是自己的普通话不准确吧。金华斌又详细地描述了一番道:“京观就是古代发生大战,战胜的一方把敌人的尸体成千上万的筑土成高台,向世人夸耀武功。”

说完,把桌上的土豆泥往油炸知了上一拌,堆成一个梯形的高台模样,说:“就这样子,一层层垒起。”

客人一看傻眼了,这么个打比方,这菜还吃得下?金华斌讲到兴头上,并没发觉,继续卖弄着:“京观:京,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秦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就曾筑京观示威诸侯,东汉皇甫蒿诛黄巾军,也曾多次筑京观震慑百姓。”

其它客人听得津津有味,这位客人却大叫道:“今天我戒荤,给我简单些,来一份仙居的浇头面吧。”

浇头面做法简单,但味道很好,极有地方特色。金华斌知道是故事引起的反应,笑着吩咐后厨给做。

不多久,一盘香喷喷的浇头面端上来。客人尝了尝,味道大赞,忙问做法。金华斌作词说明了做法。

《一剪梅,仙居浇头面》

笋丝肉丝鸡蛋丝,豆干油泡,黄花菜炒。

带水闷煮再启锅,香也袅袅,浇头已好。

仙居米面细且白,盐酒味调,入水清烧。

精雅细巧汤清澈,绿是葱花,红是菜椒。

闻到香气,满桌客人都极感兴趣,又点了大份浇头面作主食。边吃边敬酒声中,金华斌继续柴家的故事道:“义军连克数城,刘豫心胆俱裂,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柴卓接到线报,说赵宋也派了将领韩忠与岳鹰带兵攻打伪齐。”

局面变得复杂了。赵宋攻伪齐怕金国出兵,不攻又担心柴氏成事,一直鼠首两端,隔岸观火。看柴卓攻城掠地并没有引起金朝出兵,朝中主战派逐渐占了上风。

柴卓召集王智略与李有勇议事道:“现在,赵宋亦出兵攻伪齐,可他们明着攻齐,实则对我军下手,手下军官多受对方鼓惑,说大家都是宋之子民,当忠于大宋,愿意弃周投宋者,当官的官升一级,当兵的奖银十两,军士多有亲人在南宋,现在,虽无大规模投宋的行为,但招兵难度增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迟早之间,周宋两军会有一战,两位可有何良策?”

“操他奶奶的熊,我们攻他个措手不及,杀他士兵筑个京观,看赵家小孩敢不敢与我对敌?”李有勇拍桌道:“我这就设伏兵去。”

“兄弟休慌,宋周都是我中原子民,要决胜负,也得驱除蛮夷之后,目前合则两利,战端一起,伤了大义。”王智略指了指地图说:“为今之计,当稳定南方财税之地,交接当地豪强,让出一条路,让赵宋的数十万兵马去西方与刘豫及金兵死战。”

宋军兵营中,韩忠与岳鹰会面,定下进兵方略道:“柴氏之所以成事,是以儿歌收不明百姓之心,目前,我们公敌为刘豫与金,北方新陷,人心在‘宋,可以儿歌破之。”

其时,佛教在南方影响日深,柴荣又因毁佛而亡,商议后,从宋营传出一歌。

《因果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