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食客们便发现会仙楼卖小菜了。
原本会仙楼会给每桌客人送一些免费小菜,以其味道佳,开胃爽口得了食客们的喜欢。一喜欢就想给没来吃饭的家里人打包带些回去。
但人家会仙楼不卖。
会仙楼不卖,也情有可缘,毕竟会仙楼客似云来,估计做出的小菜都不够送的,还怎么卖。
不想这大雪一落下,冬日连菜蔬都吃不上一口的时候,会仙楼竟有小菜卖了。
越王到底是搞了多少个大棚?
越王搞了多少个大棚,外人无法窥视,但有小菜卖,哪怕是腌制的,那也是菜啊。这大冬天,吃惯了大鱼大肉,就馋一口蔬菜。
摆在会仙楼门口柜台上的小菜,那是进去的人能瞧见,出门的客人也没法忽视的。几乎每个从会仙楼出来的客人,都要买上一些带走。
家大业大的,还常常把柜台上的现货买空。
会仙楼的柜台摆在出入口处,一面墙的展示架,上面摆满了会仙楼的各色酒水、盲盒、文创周边、各种餐盘及转盘模型、各种调料,现在又摆上各种小菜。
但凡进会仙楼的客人,极少有人不是连吃带拿的。
不说酒水,那各种图样的餐盘杯盘,一整套一整套的,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买。吃了会仙楼的好菜,在家里吃不到那怎么行,各种调料,买买。现在大冬天的能吃上一口小菜,更要买买买。
还有那会转的玻璃桌,更要给家里下单一套。宫里都下单,你还不下单?生怕抢得晚了,订单排到明年去。
会仙楼出入口这个展示架,被无数同行骂鸡贼,你还能摆得再显眼一点吗?
你会仙楼在外不开间铺子卖这些货品,美其名曰越王没有别的铺子,但你敢别放在楼里卖吗?
还说只是给食客准备的,只回馈给楼里的食客,呸,还能再不要脸一些吗?还不是勾得买不到的客人到你楼里用餐消费?
你一个王爷,皇子皇孙,不折磨点上进的事,就尽想这些生财之道,把别人的路都走了,让别人连汤都没喝着,这可真是能啊,你越王是穷疯了吧。
会仙楼一出又一出的,把竞争对手都看懵了,追着屁股后面学,还把自己弄了个四不像,连原本自己的特色都丢了。
无数东家掌柜哭晕在茅厕。
言归在京城盘桓了两天,被越王安排得周到,在会仙楼吃了两天,乐不思蜀。
又见带来的十几车干菜,泡菜及各类酱菜被轰抢,再有一两日就能卖光了,急得往回赶,恨不得半路遇上作坊的车队,让他们飞身赶运进京。
十斤豆角出一斤干豆角,豆季一斤豆角一文就能得,有时候一文钱两三斤,现在干豆角卖二三钱还多是人抢。一斤干豆角泡发能有四五斤,不管是炒菜、炖肉还是做成包子馅,在这大冬天,都是一道菜蔬。
那茄干南瓜干笋干梅菜干萝卜干,无不卖出高价。
还有那脱水的叶菜,因保持了蔬菜的原色,更加得客人喜欢,卖价虽高但卖得更好。各种腌菜酱菜泡菜,也是一上架就被抢空了。
平民百姓也会存一些菜干腌菜,但怎么做都没有会仙楼的味道好。但凡吃过一回会仙楼赠送的小菜后,那必是念念不忘。
会仙楼上架小菜时,又宣传说这是从受灾的沿州厉州那边送来的,那边的百姓就指着卖地里的菜好度过这个冬天,结果都不用会仙楼吆喝,不仅上架的现货,连库里的存货都卖光了。
不仅不还价,卖两钱还非得给三钱才行。
也想为受灾百姓做点什么。
林照夏还向赵广渊抱怨送到北市杂货铺的货太多了。批卖跟零售那利润能一样?
赵广渊摸了摸鼻子,准备等下批货上京时就全放到会仙楼去。
这一波又让会仙楼赚了个盆满钵满,还让跟风的人没法跟着下手去卖,人家越王在做善事,你还准备断沿州厉州灾民的活路?
做个人吧。
越王独一份的生意那是红红火火,这生意一直做到次年的四五月份才歇了。越王得了无数沿州越州百姓的称颂,连带着到厉州任知府的李茂都乘了这股东风,在当地混得风声水起,颇有官声。当然这是后话了。
京城大小事瞒不过皇宫中的至正帝。
在这日朝会上,至正帝特地把越王拎了出来,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夸了一番。
“今夏沿州厉州受灾,朝廷赈灾粮多有不足,至百姓难以裹腹,朕时常忧虑两地百姓这个冬日不知如何度过……”
有大臣拍马屁,“皇上心忧百姓,实乃大齐百姓之福。”
“皇上仁德!”大殿里颂扬声高起,就怕拍马屁晚了。
至正帝心下满意,目光往大殿里扫了一圈,也不知是被拍得舒坦了,还是昨晚后宫娘娘伺候得到位,目光停在越王身上夸了起来。
“今夏两地受灾,越王先是捐了粮食,后又教两地百姓活命之法,越王心忧百姓,着实办了件实事。听说两地百姓这个秋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