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年间,随着凤凰卫视的没落,项南便从它跳槽出来,自己创办网络媒体,进行时事点评,局势分析。</br></br> 因为他对经济形势的发展,国际局势的变化,通常都能够准确预测,因此每条视频都备受关注,轻松获得数百万的点击率,在国内、国际上都有不俗的影响力。</br></br> 而他撰写的《大国博弈》系列、《中國崛起》系列、《敢问路在何方》等诸多书籍,在实体书市场相当萎靡的时代,都能卖出几百万的销量,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br></br> 与此同时,黄澄澄作为经验丰富的芭蕾舞演员,也着实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帮很多小朋友入了门儿,可以说是功德无量。</br></br> 在他们这对优秀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李橙从小到大发展的也很好,一直都是成绩优秀,兴趣广泛。</br></br> 十八岁高考之后,项南送她去了内地的大学读书,而没让她去國外留学。</br></br> 因为二零二六年,昔日的超级霸主美國,已经呈现日薄西山的架势。</br></br> 项南更清楚,到二零四零年,中國将全面超越美國,因此李橙去内地上大学,远比去美國留学要好。</br></br> 这样她对内地才更了解,也更适应未来的生活。</br></br> ……</br></br> 二零二七年,李国修去世。</br></br> 他持有的润生堂药业集团所有股份,都由项南捐给了國家,也算是完成了李国修的夙愿。</br></br> 二零三零年,黄思晴也因病去世。</br></br> 死后,项南将她与李国修合葬。</br></br> 二零三一年,杨竹青在东瀛去世。</br></br> 项南去参加了她的葬礼。</br></br> 二零五零年,项南和黄澄澄都退出了具体工作,退位让贤,选择回到宜旸市定居。</br></br> 一来国内现在发展已比香江要好,二来他们在香江虽然有头有脸,有名望有地位,但总感觉自己不是香江人,是漂在那里异乡客。</br></br> 相比起来,宜旸才是他们真正的根。因此他们选择回到宜旸生活。</br></br> 而和他们有相同想法的,还有杨朝、和美、二条等人。</br></br> 他们也都觉得,相比其他城市,还是宜旸住得最舒服。</br></br> 因此几十年的老朋友,就这么又重聚了。</br></br> “谁知道花彪去哪了?”项南好奇的问道。</br></br> “不知道,我也好多年没听到他的消息了。”和美摇摇头道。</br></br> 她和杨朝在堔圳开公司,倒是能和项南、澄澄经常见面,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br></br> 而二条做进出口生意,一年到头飞来飞去,每年也飞香江十多次,跟项南也时常见面。</br></br> 所以这么多年,他们感情都还在。</br></br> 但是对花彪,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收到音讯了。</br></br> “我好像听说他带着奶奶的骨灰回老家了,在那边当了一名小学老师。”杨夕忽然开口道,“不过我没有去查实,大概是吧。”</br></br> “其实,他是咱们中,除李师傅外,最聪明,最能干的人了。按说应该能创出一番事业的,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二条听完,都不禁感慨道。</br></br> 和美、澄澄、杨夕都点了点头。</br></br> 项南叹了口气,知道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br></br> 像杨朝、杨夕、和美、二条,家境都不错,可以提供非常好的保障措施,所以他们的选择就比较多。可以继续考研考博,或者拿一笔钱创业,反正家里有资源支持。</br></br> 但对花彪来说,如何填饱肚子,要比前途更值得考虑。所以他大学毕业后就选择工作,没有继续深造。</br></br> 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如果继续学习,成为业内的大佬,丝毫不足为奇。到时候,他的所得,他的名望,绝对要比打工仔高得多。</br></br> 假如他家里有钱的话,他也可以拿钱创业。以他敢闯敢拼的劲头,创出的事业,绝对也不会比二条差。</br></br> 但可惜他家里条件实在太差,不仅一贫如洗,还有个亟待赡养的奶奶,这些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也让他不敢冒险,只能顾眼前。</br></br> 这就是穷人的悲哀!哪怕再有本事,再有头脑,没有资源也不行。</br></br> 不过,在老家当老师,看似落寞,但对花彪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br></br> 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把自己的知识教给那些跟他一样贫寒的孩子,其实也挺有意义的。</br></br> ……</br></br> “对了,孔小军老师怎么样了?”项南问杨夕道。</br></br> “挺好的,他早已经退休了,现在跟着儿子在沪江住。去年校庆的时候,他还回来过一次,我还请他吃过饭呢。”杨夕笑着说道。</br></br> “他真是一位好老师。”项南点头道,“咱们高三多亏有这么一位老师,不然,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