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西方插画师尺度较宽松是一码事。
但这是一张儿童向的童话征稿,要是Schostic集团敢放任何擦边内容,就算是百亿集团,也是被直接罚到破产的下场。
先不提《小王子》本就是很小清新的童话。
要是侦探猫脑子抽了敢提交什么重口味插画,集团绝对恨不得顺着网线摸过去把她砍死,再一脚踹进黑名单中永不采用。
如果是前者?
感性告诉他,那个侦探猫可能画了一张很了不得的作品,可是理智却不愿相信。
维尔莱茵自忖,
能拥有如此魔力的插画,无一不是可以载入出版史册的经典插画。
他自己已经是一线顶尖画师了。
若是真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有哪张作品可以算的上是传世经典,他还真不敢自大到这么说。
这张为《小王子》创作的封面,更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
隔着摄像头屏幕看不太清晰,维尔莱茵等不及这组志愿者调查结束,再看市场部所提交的报告了。
他直接打了声招呼,就跑到了一墙之隔的【书店】那边,从样稿交还处那里拿起一本刚刚出来的志愿者放下的样书,在衣领口袋里抽出万宝龙钢笔。
这是维尔莱茵审稿时的习惯。
他不仅是一名知名的画师,也是维尔莱茵插画工作室的老板。
面对工作室手下的那些年轻画师和实习生提交的画稿的时候,维尔莱茵就会一边审稿,一边用钢笔圈画出各种各样的错误和细节问题,让他们改正。
大多数情况下,没经验的青年画师可能要反稿改个五六次,才能勉强达到提交给雇主的标准。
画稿被深色的钢笔线能画的跟蛛网一样。
维尔莱茵这么一看,就看了二十分钟。
他甚至连手间旋转的笔帽都没有打开。
维尔莱茵这边都有点看傻了。
这线条,这纹理,这色泽……新鲜油画颜料微微凝固的质感,像是随时都能从纸面上溢散出来。
Schostic集团很重视插画。
一方面体现在出版社愿意花费高薪聘请知名的插画师,另一方面体现在了封面画完全采用了美术馆艺术品画册级别的印刷标准。
专业级的艺术品画册,为了尽可能还原出色调最轻微的变化,印刷成本是很高的,需要使用专门的印刷艺术画册的生产线。
一套卢浮宫出品的500张名家画册集市场销售卖个几百欧元,是非常良心的定价。
要是私人找印刷厂印画册的话,单单每页可能就要报价一英镑甚至几英镑,小型印刷厂还未必有这能力和设备。
也就是《小王子》拥有百万册级的预期销量。
大规模化印刷时可以极大的摊平压低每册成本,并且这是和竞争对手汤森斯曼集团抢市场份额的拳头产品,战略意义大于盈收价值,Schostic集团才愿意下这样的血本。
艺术品级印刷,就是艺术品级印刷。
这张封面画将侦探猫原画的表现,还原到了很高的相似程度。维尔莱茵能够清晰的看出封面上每一丝最细微的颜色变化。
完美,
除了完美,还是完美。
色彩饱满丰润,精致而不呆板,充满了变化。
如果不是看见画面上那些代表性的线条轨迹和画刀压出来的脊装肌理,维尔莱茵都不敢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人能用大开大阖的油画刀,在厘米大小的方寸之间,把细节处理的如此精妙。
“妈的,我竟然要跟这样的人竞稿?”
维尔莱茵越看越怀疑人生。
如果说,这幅画唯一的不足是什么,可能就是完全采用了和圣·艾克絮佩里相似的构图风格。
谈不上专业。
“也不对……”
维尔莱茵开始时觉得这是不足,看着看着,他慢慢的也咂出构图的味道来了。
他画画前曾反复研究过《小王子》的文稿和原作插图。
自己画的要比圣·艾克絮佩里专业的多,却也隐隐少了几分那种清泉流水一样的禅意。
维尔莱茵以为是自己想多了。
现在,看着这幅侦探猫女士的画作,他再次在这幅插画上找到了和《小王子》童话气质一样的感觉。
“秘诀原来是这种夸张的比例构图么。”维尔莱茵舔了舔嘴角,发现了个中诀窍。
自己输的干脆彻底。
对方画面构图比他强,画技和情感甚至可以说是吊打。
维尔莱茵输的甚至连不服气的情绪都生不出来。
这画的是如此的赏心悦目,连他看上去都觉得很赞。
同样是插画艺术家,维尔莱茵更能感受到对手作画时的行云流水的感觉,这种随心所欲,妙到毫颠的感觉,他想想就觉得爽。
只是,
为啥要我碰上这种怪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