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全能大画家 第二百九十五章 传奇级与简·阿诺的礼物

选择手中的油画刀这方浅海,当做自己的终身志向。

客观上让博格斯失去了很多机会。

他终其一生精品级别的画作也就只能卖到五万来美元,取得的最重要的奖项也只是06年西雅图双年展上“最佳绘画创意奖”这种不痛不痒的二流双年展上的二流绘画奖。

博格斯教授倒是有幸参加过两次位于纽约艺博会。

销售额加起来也不过就是一辆低配保时捷911的价格。

收藏家们有点拿不太准这种非主流的绘画方式未来的升值潜力,反响都较为冷淡。

别说和简·阿诺这位百万美元插画家相比。

个人成就比起年纪更轻的安雅女士都要逊色不少。

但也让博格斯教授获得了很多主流油画家难以得到的好处。

油画笔太过细腻精巧纷繁复杂,“使用油画笔的第一人”这个称呼根本是所有主流画家想都不敢想的。

连达芬奇或者毕加索,都不会有评论家胆敢冠以这样的称呼。

博格斯却是公认的“使用油画刀的第一人”。

没有谁觉得这個称呼过于狂妄。

《油画》杂志的股东们想到画刀画领域里,有谁可以用权威否定侦探猫的艺术造诣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名字就是这位老教授。

他不断的下沉,不断的向海底游去。

艺术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阅历、年龄竞争都是一位画家不断吞吃成长的资粮。

半个世纪的光景足以让一只小虾米长成庞大的蓝鲸。

头生发白以后,他渐渐的看到了这项技法的终极。

他详细对比过提香、爱德华·琼斯以及詹姆斯·惠斯勒这些擅于在作品中巧用油画刀塑形的艺术家作品,这些前人本就是老人学习画刀画过程中的教材和阶梯。

单论油画刀技法,他们也稍微逊色于自己。

博格斯教授以为自己早已经走到了历史上从未有人踏足的新境界。

极渊深处的无人可见的风光便是他的努力的回报。

没想到。

举世无敌了快二十年,他竟然在身边看到了另外一个和自己并驾齐驱的身影,甚至……她走的还要更远。

“有趣。”

博格斯教授放下了手中的油画刀。

脑海里的万千思绪并没有打扰到他作画的动作,须臾过后,眼前画布上的作品已经全部成型。

那是一方刻画窗外景色的《湖景图》。

刀刃压出的棱形轨迹巧妙的化成了水面的波纹涟漪,堪称精妙之极。

若是有人能同时在旁观博格斯教授和远在仰光的顾为经作画的过程的话。

就会发现忽略年龄上的差异,二人的手法过程之间有着极强的相似性。

连涂抹油画刀的动作都带着相同节奏的韵律感。

同样不加思索。

也同样的行云流水,熟极而流。

博格斯教授轻轻哼了一声。

老人端详了手边作品几秒钟,又重新拿起了画刀,做出了一个会让他画室里的熟悉他的学生们惊掉下巴的大胆动作。

他轻柔的用刀锋侧面刮压翡翠湖和天空交界处的颜料,让颜料被外界压力推动间,在渗入亚麻画布的纹理过程中,彼此混色。

这是博格斯教授刚刚领悟不久的新技巧,来源嘛……便是那位侦探猫。

优秀的画师总是和葡萄藤蔓上的果实一样,一串一串的。

历史上的杰出的文艺工作者们往往会自发的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团体,小帮派,抱团出现。

恰如席勒与歌德、马奈与莫奈,伯牙与钟子期。

哲学家们彼此跟吃饭喝水一样的报刊骂战,也在另一种形式上,把他们的命运彼此深刻的绑定在了一起。

这不仅只是因为有趣的灵魂会互相自发的吸引,也是因为高手之间的良性竞争会激发彼此的创造力,互相成就。

普通画家的绘法技法的提高靠着勤学苦练,和严格的规范化美术培养。

绘画大师的技法提高靠的是一次次顿悟和一次次面对瓶颈的自我突破。

画刀画半瓶水的骗子不少,叫得出名字的总共就那大猫小猫三两只。

成为某种技法最强者的坏处就是,很少有同领域的画师能够有资格给予他启发。

年过五十岁以后,他更多的是期待从其他美术形式上试图触类旁通。

直到侦探猫的出现。

不但给了博格斯教授压力,也给他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那套新出版的《小王子》,博格斯教授喜欢的爱不释手。

细细的研究过后,他像是被点透了一层窗户纸一样,在布鲁克林美术学院的教授休息室里开怀大笑。

原来还可以这么画!

原来油画刀还能这样运用!

博格斯教授困于画刀画的终极领域门外十余年,《小王子》